八臣皆是躬身對著嬴政與趙封一拜。
“臣等定不會讓陛下與太子失望。”
“定承州牧之責,安定州郡。”
八臣異口同聲道。
“九州州牧,每人執掌一州之地,位高權重。”
“官位相當于上卿。”
“至于九州三十六郡的郡守人選,除了朕已經擬定的,其余空缺郡守待得九位愛卿入各自州郡后再行擬定名冊,呈奏之上,朕會斟酌是否敕封。”嬴政對著八人道。
“臣等謹遵圣旨。”八臣當即道。
“九州州牧已敕封,九州每一州內都有郡兵近萬,甚至數萬,需將領執掌。”
“這些將領人選,太子可曾擬定?”嬴政微笑的看著趙封。
“父皇。”
“九州掌兵將領人選已經擬定。”
“乃是吾大秦五大營內的有功萬將。”
“具體調度,兒臣已經交代下去了。”趙封說道。
“好。”嬴政點了點頭,沒有多問。
“八位卿家。
“待得你等歸于各州接管政務后,首先就是在縣,郡,州修建學宮。”趙封說道。
“敢問殿下。”
“學宮修建之后,如何對外招募學子?老師從何而來?還有學宮需要對外收取多少學資?而各級學宮授課多久?”嚴兵恭敬問道。
“問得好。”
趙封笑了笑,隨后道:“吾大秦九州學宮建成之后,凡年齡在八歲之上,二十五歲以下,皆可入縣城學宮求學,縣城學宮免學資,可提供基礎住宿,但需自帶食物果腹。”
“縣城學宮,兩載為一期。”
“兩載之后,學宮考校,優異者可入郡學宮,郡學宮學資五百錢,自備食物,一載為期!一載之后,同樣也是考校,才能而擇,升入州學宮,學資八百錢,自備食物,同樣是一載為期!一載后可經過考校入都城學宮接受考校,通過者可為官!”
聽到趙封所言。
滿朝文武也都連連點頭,眼中都有對這學宮制度施行的驚嘆。
而且章程,他們的太子都已經擬定好了。
縣城學宮兩載為期,主要是教導識文斷字。
到了郡城學宮則是開始教導諸子百家,乃至于政務之道。
而州府學宮則是更為深奧。
都城學宮的存在則是考校九州來到的學子,考校通過之后可為官。
“如此一來。”
“四載為期,只待學宮興建之后,可為我大秦培養無數人才俊杰,入都城之后更可讓有識學子為官效力。”嬴政大笑著說道。
他似乎看到了學宮之策成功后,大秦無數人杰輩出的場面。
“至于學宮老師。”
“至于學宮所需老師。”
“孤已經派人前往了齊地,請來了諸多有才之人。”
“稷下學宮大賢荀子也愿意擔任都城學宮,乃至于天下學宮之長,為天下學子師表。”
“在荀子召集下,天下諸多才杰也愿意入學宮教導天下學子。”趙封又緩緩開口道,面帶笑容。
聽到這。
群臣驚駭。
“荀子可是當世大賢,韓相,廷尉皆是出自荀子門下。”
“荀子德高望重,一向是在稷下學宮教導學子,不曾想太子竟然能夠將如此大賢請出。”
“太子不愧是太子,大賢也可請動。”
“有荀子為先,天下才杰之士又怎會不懂。”
“不過。”
“大秦開設天下學宮,教化天下,開天下民智,這等大德之事,荀子又怎會拒絕。”
“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事。”
“不錯。”
“有荀子為學宮之長,吾大秦學宮必可興辦昌隆,未來大秦將會有無數人杰俊才。”
“太子所設學宮必可大成啊。”
……
聽到荀子之名后,朝堂上不少大臣都是充滿了驚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