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后世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道美食,小龍蝦家喻戶曉。
嚴格來說,這東西甚至都不能叫龍蝦。
但在這個年代,它還只是剛剛起步,在許多地方,甚至被當成破壞水田的害蟲。
劉清明記得很清楚,清江省未來就是小龍蝦養殖的第一大省,規模化養殖的開創者就在漢水旁的竟陵市,大概就是從今年開始,取得了初步成功。
云嶺鄉交通不便,但除了東山村等幾個純粹靠山的村子,其余村莊都依山傍水,水資源并不匱乏,完全具備養殖條件。
劉清明去林城、云州考察過,已經有零星幾家做小龍蝦的館子。
為了檢驗市場,他特地找廚子學了幾手。
今天吳新蕊下來,他一直在琢磨怎么把這個項目推銷出去,沒想到機會來得這么快。
他端上來的這盆是蒜香味的,他記得吳新蕊胃不太好,不能吃辣。
否則,麻小才是這道菜的正確打開方式。
濃郁的香氣一瞬間充滿了整個桌子。
所有人的動作都停了下來,幾十雙眼睛好奇地盯著那一大盆紅得發亮的東西。
在眾人的注視下,劉清明洗干凈手,從盆里拿起一只小龍蝦,三下五除二,熟練地剝開蝦殼,露出里面白嫩緊實的蝦尾肉。
他將蝦肉放進一個裝著蘸醬的小盞里,連同小盞一起,恭敬地送到吳新蕊面前。
“省長,咱們鄉窮,沒什么好東西招待您。”劉清明說得很輕松,“這是水田里長的一種蝦,現在個頭還小,下個月才真正成熟。您先嘗嘗鮮。”
吳新蕊看了他一眼,又看了看那碟蝦肉。
何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恨不得立刻站起來痛斥劉清明胡鬧。
趙元佐已經開始思考,等會兒做檢討的時候,應該從哪個角度切入,才能把自己的責任摘得干凈一點。
吳新蕊卻夾起了那塊白嫩的蝦尾肉,沒有去蘸醬,直接放進了嘴里,慢慢咀嚼。
整個食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劉清明問:“味道怎么樣?”
吳新蕊緩緩點頭:“不錯,很好吃。”
簡單的五個字,讓趙元佐和何群等人長長地松了一口氣。
劉清明做了一個請的手勢:“大家都嘗嘗,自己動手,別客氣。”
何群第一個伸出筷子,夾起一只通紅的蝦,卻有些無從下手:“要自己剝?”
“是的,邊剝邊吃才有意思。當然,講究一點也可以讓廚房事先剝好。”劉清明解釋道。
何群有些猶豫。他當然會剝蝦,但在省長面前,雙手油乎乎地抓著東西吃,是不是太過不雅?
沒想到,吳新蕊直接放下了筷子,伸手從盆里拿起一只,就這么當眾剝了起來。
她的動作雖然生疏,卻很認真。
這次她將剝好的蝦肉在醬汁里稍微蘸了一下,再送入口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