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從新開著吉普車,載著劉清明直奔市里。
他們沒有走來時的路,而是沿著二道河子村通往河口鄉的公路行駛。
這條路因為常年有運煤車經過,修得比鄉里其他路段要好得多。
然而沒開出多遠,劉清明就發現路上出現了好幾道私設的收費卡。
進入河口鄉地界,情況也沒有好轉。
設卡收費,是當地村集體乃至鄉政府重要的財政來源。
云嶺鄉如果不是窮到連桿子都立不起來,恐怕也會這么干。
劉清明開口:“沈所長,所里再克服克服。等鄉財政好轉了,我一定優先加強咱們公安隊伍的建設。”
沈從新握著方向盤說:“放心吧,鄉長。下來之前,齊局就叮囑過我,要做好吃苦的準備,我知道鄉里什么情況。”
“那也不能一直這樣。”劉清明說,“又要馬兒跑,又讓馬兒不吃草,這種事長久不了。”
“這幾天我看到了,您是個干實事的。”沈從新說,“我相信,云嶺鄉在您的領導下,一定會好起來。”
劉清明“嗯”了一聲,卻沒有那么樂觀。
脫貧致富哪里有那么容易。
他來自后世,親眼見證了國家舉全國之力,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,打贏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扶貧攻堅戰,才基本完成了任務。
而他現在,有什么呢?
接下來的幾天,劉清明一直在為修路的資金奔走。
有了騰飛公司轉讓的幾個礦作為抵押物,再加上市里的支持,向銀行貸款的事情辦得異常順利。
為了防止資金被截留挪用,劉清明與趙元佐達成協議,這筆錢專款專用,鄉里任何人不得擅自動用,上下一心,先把這條路修好。
趙元佐爽快地答應了,因為這同樣是他的政績,在進步面前,一切都可以商量。
一個月后,云嶺鄉通往清南市的公路正式開工。
在簡單的開工儀式上,鞭炮齊鳴,市里、鄉里的干部和各村的村民代表們,一起揮動嶄新的鐵鍬,將第一鏟泥土奮力揚起。
那飛揚的塵土,猶如掀開了通往富裕的希望。
:<a>https://m.81efdc260.xyz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