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江省內無秘密。
省委常委會剛結束,文件還沒下到林城,有心人就已洞悉了內部消息。
祁衛國這種層級的干部,得到消息時,清南市已經為此召開了臨時會議。
碰頭的時候,市委書記何群看著對面的汪明遠,后者臉上沒有半分意外。
“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?”何群問。
汪明遠當然不會說,劉清明前腳剛走,他后腳就聯系了京城,拿到了國辦文件的內容。
他只是說:“省里把貧困鄉列入試點,是對我們執政水平的考驗。”
這話說得很有意思。
何群心里清楚,所有試點地區里,云嶺鄉是唯一的貧困鄉。
越是窮地方,越是依賴各種稅費。
一旦改革失敗,農民生活水平不升反降,造成動蕩,他這個清南市委書記,是要第一個挨板子的。
“我就是考慮到這一點,才找你商量。”何群說,“現在怎么辦?只能成功,不能失敗。”
“劉鄉長是個有能力的人,我相信他。”汪明遠說。
何群想起了陪省長下鄉時的場景,那個年輕人確實表現突出。
“總之,我要云嶺鄉的數據亮眼。”他敲了敲桌子,“對了,他有沒有提什么要求?”
汪明遠笑了:“他不要錢,只要我們為他承擔五個教編的指標。”
“什么?”何群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,“他還不如要錢!我上哪兒給他弄五個教編?他真敢開口!”
“他已經弄到了,”汪明遠說,“省教育廳直接下發到云嶺鄉的,只不過需要我們市里為他作保。”
何群這下是真的吃驚了。“怎么可能?”
“戴帽子指標。”汪明遠解釋道,“他擔心有人中途作梗,需要市里為他背書。”
何群沉默了片刻,長嘆一口氣:“現在的年輕人,不得了啊。我以為你汪市長就夠妖孽了,這個劉清明,看來也不遑多讓。”
汪明遠哈哈一笑:“何書記這是在點我呢。”
“那,這事你答應了?”
“昨天我還在考慮,”汪明遠攤開手,“今天看到省里的通知,劉鄉長根本沒給我們拒絕的余地。”
何群覺得也是,他們還商量個什么勁。
“誰敢動省級試點鄉的教編指標?發通知吧,希望他們能用好這些政策,做出一番成績來。”
汪明遠的動作很快。
第二天下午,清南市政府關于省教育廳下發云嶺鄉五個教編指標的紅頭文件,就送到了鄉政府。
政府辦主任湯學謙拿著文件,反復確認上面的公章,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他幾乎是飛奔著沖進書記辦公室:“趙書記,您看!”
趙元佐接過來,也是一驚。
之前劉清明說能搞到一個,他還不信,現在直接下來五個!
文件白紙黑字,蓋著市政府的公章。
由不得他不信。
“鄉長呢?”趙元佐問。
“劉鄉長和于副鄉長都不在,一個在工地,一個去山上了。”湯學謙說。
“指標什么時候能到我們手里?”
“不知道,”湯學謙憂心忡忡,“按流程,得在林城和清南轉一圈,就怕到咱們這兒,沒幾個了。”
“戴帽子指標,他們也敢截留?”趙元佐嘴上這么說,心里卻活泛開了。
他想,有的人關系通天,只要有指標,就能運作。
他開始盤算,這件事需要找哪個關系,花多少錢合適。
湯學謙放下文件,悄然退了出去。
沒等趙元佐想明白,他辦公室的電話就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