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子開出了清南市區。
拐上去往云嶺鄉的那條土路,劉清明才像是突然反應過來。
他看向身邊正在開車的汪明遠。
“市長,你要送我回去?”劉清明問,“我有車,老陳在后面跟著呢。”
“順路。”汪明遠目視前方,語氣平淡,“我去你們鄉里辦點事。”
“啥事?”劉清明有些意外,“突擊檢查工作嗎?”
“突擊你個頭。”汪明遠說,“周末,懂嗎?私事。”
劉清明不說話了。
云嶺鄉窮得叮當響,一個市長,周末跑那山溝里能有什么私事。
“難道市長喜歡打獵?”劉清明試探著問,“這個我倒是可以安排,山里野味不少。”
汪明遠笑了笑,沒接這個話茬。
他換了個話題:“你們鄉里的路該修了,信號也差得要命。等路通了,趕緊讓電信公司過來,多立幾個信號塔。”
“我也想啊。”劉清明嘆了口氣,“我還想把小靈通引進來,至少讓鄉干部們先用上。”
“小靈通就算了。”汪明遠說,“那東西出了市區就沒信號,還是手機靠譜。”
劉清明從后視鏡里看了一眼,老陳坐著那輛破拉達,正慢吞吞地跟在后面,相比之下,桑塔納至少坐得舒服一些。
很快,公路就被土路替代,一路塵土飛揚。
車里安靜了一會兒,汪明遠先開了口。
“教編的事,你什么打算?”
來了,正題來了。
劉清明坐直了身體:“一共五個名額,我想拿出三個,給學校里那幾位民辦老師,他們兢兢業業,理應得到尊重。”
“怎么說?”汪明遠目不斜視。
劉清明繼續補充:“有位老師,在咱們鄉里教了二十幾年書,頭發都白了。再不給人家一個編制,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。”
“合理。”汪明遠點點頭,表示認可,“還有兩個呢?”
“剩下的兩個,我想留給愿意來我們鄉的師范畢業生。”劉清明說,“學校也需要一些新鮮血液,帶來點新思想,新方法。”
“思路不錯。”汪明遠評價道,“不過我勸你,盡快把人選定了,發文公示。否則,今天財政局的事,還會再發生。”
他側頭看了劉清明一眼。
“他們有一萬種符合流程的辦法拖著你,你一點脾氣都沒有。找新聞媒體曝光,確實能給他們點壓力,但你自己呢?”
“你自己也會被整個體制里的同事排擠,覺得你是個刺頭,不按規矩辦事。這是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的買賣。”
劉清明沉默了。
他知道汪明遠說的是對的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劉清明說,“回去就開會研究,盡快搞一次公開考核,擇優錄取。”
“可以。”汪明遠應了一聲。
劉清明覺得,這也是個溝通的好機會。
“市長,關于鄉里的發展,我這兒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,想跟您匯報一下。”
“有思路了?”汪明遠似乎來了興趣。
“還是想從農產品上做文章。”劉清明說,“我們鄉山多地少,不適合大規模種糧食。我想試試,搞一些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特色養殖。”
“因地制宜,不盲目跟風,很好。”汪明遠說。
“云嶺鄉的底子太差了,步子不能邁得太大。得先搞出個樣板來,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,他們才會跟著你干。”
“做基層工作,就得有這種耐心。”汪明遠贊同道,“你的想法很對。”
“領導,別光說好好好啊。”劉清明半開玩笑地說,“您得給政策,給支持啊。”
汪明遠笑了:“剛在財政局幫你解了圍,這就蹬鼻子上臉了?”
“感謝,感謝。”劉清明立刻說,“汪市長的恩情,我記在心里。”
“光口頭感謝可不行。”汪明遠說,“這樣吧,你來開車,先給我當一回司機。”
劉清明愣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