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清璇有些擔心地看了劉清明一眼。
這種最樸素,也最直接的質問,最是難辦。
你跟他講前景,講規劃,他聽不進去。
他們只認實實在在的錢。
劉清明卻沒生氣,他沖甘如柏擺了擺手,示意他別急。
然后,他走到那位三叔公面前,也跟著蹲了下來。
他從口袋里摸出煙,遞了一根過去。
“三叔公,累了吧?”
老人接過煙,沒好氣地說:“鄉長,你別跟我來這套,我就想知道,這汗水,流得值不值。”
劉清明幫他點上火。
“值不值,不能我說了算,得您自己心里有數才行。”
他拿起地上的一株板藍根秧苗。
“您老種了一輩子地,您看這苗,長得壯不壯?”
三叔公抽了口煙,瞥了一眼:“是挺壯實。”
“楊教授是省里有名的大專家,他說我們這兒的水土好,種出來的藥材,藥效也比別的地方好。您信不信專家的?”
三叔公沉默了。
農民對技術人員,有一種天然的敬畏。
劉清明繼續說:“您擔心的,無非是銷路問題。怕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,最后爛在地里,對不對?”
“對!”三叔公把煙頭往地上一扔,“以前鄉里也搞過別的,開始說得天花亂墜,最后呢?還不是讓我們自己拉到集市上賣,根本沒人要!”
“這次不一樣。”劉清明說得斬釘截鐵。
他站起身,看著所有停下活計的村民。
“我跟大家交個底。”
“在請楊教授來之前,我就拿著咱們云嶺鄉的土壤報告和水質檢測報告,跑了一趟省城。”
“我沒去找市場上的小藥販子,我直接去了云州制藥廠。”
村民們聽到“制藥廠”三個字,都豎起了耳朵。
“我跟他們的采購科長、生產廠長都見了面。把我們的優勢,掰開揉碎了講給他們聽。”
劉清明頓了頓,聲音不大,但足夠清晰。
“我們已經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。等咱們第一批藥材收獲,通過他們的檢驗之后,我們就會簽訂正式的采購合同。”
他看著三叔公,一字一句地說。
“他們承諾,只要我們的板藍根品質達標,全部以市場價收購。不需要我們拉去賣。”
“這叫訂單農業。我們只管種好,他們負責收。銷路的問題,我來解決。如果賣不掉,我個人掏錢,把大家的損失補上!”
這番話,如同一顆定心丸。
整個田間,一片寂靜。
村民們臉上的懷疑和迷茫,漸漸變成了驚訝和喜悅。
市場價!
全部收購!
鄉長個人擔保!
這三個承諾,任何一個都分量十足。
三叔公張了張嘴,半天沒說出話來。
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,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神情。
甘如柏激動地走上前:“鄉長,你咋不早說啊!”
劉清明笑了笑:“事情沒完全落定之前,我不想說大話。現在,我有九成把握。剩下的一成,就看咱們自己,能不能把這地種好,把品質提上去。”
“能!肯定能!”
三叔公猛地站起來,撿起地上的鐮刀。
“鄉長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,我們要是再不好好干,就不是人了!”
他沖著還愣著的村民們吼了一嗓子。
“都看什么看!還不趕緊干活!想偷懶是不是!”
人群中發出一陣善意的哄笑。
村民們又重新彎下腰,干勁比剛才足了不知多少倍。
一場小小的風波,就這么被劉清明化解于無形。
蘇清璇站在一旁,全程看著。
她心里有些震動。
她見過劉清明在酒桌上周旋,見過他在案發現場指揮,也見過他在辦公室里運籌帷幄。
但今天,這個蹲在田埂上,用最樸實的語言和農民交心的劉清明,讓她覺得有些陌生,又有些著迷。
這才是真正的基層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