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清明當然不是為了一頓飯來找于惠嫻。
他來,是為了正事。
“于總,我們之前談的那份意向性協議,現在是不是可以換成正式合同了?”劉清明開門見山。
鴻飛科技的項目正式落地,意味著他們之間的約定,也該兌現了。
一千個用工名額。
這對剛剛遭受過災害的云嶺鄉來說,無異于一場及時雨。
這不僅能解決一千個家庭的生計,更能極大地穩定人心,鞏固他這個鄉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威望。
于惠嫻臉上的笑容不變,她端起桌上的咖啡,輕輕抿了一口。
“劉主任,你知道的,商人不做虧本的買賣。”
“一千個名額,我可以給你們云嶺鄉。但是,我需要看到你們的誠意,或者說,你們能給我帶來什么額外的好處。”
劉清明身體微微前傾,表情認真。
“我們能帶來的,是更低的管理成本,和更小的風險。”
“哦?”于惠嫻挑了挑眉,示意他繼續說下去。
“這一千名工人,進了工廠,歸你們管。但是,只要他們走出廠門,下了班,就歸我們云嶺鄉政府來管。”
劉清明說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方案。
“我們會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小組,負責工人們下班后的生活、住宿,甚至是思想動態。如果出現任何糾紛、矛盾,或者意外,都由我們鄉政府出面協調處理。”
“于總,你可以算一筆賬。這樣做,能為你們公司省下多少人力資源成本?能規避掉多少潛在的勞資糾紛風險?”
“出了任何問題,你不用去面對一群情緒激動的工人,你只需要找我一個人。”
“我,劉清明,就是你們公司和這一千名工人之間的唯一聯絡人,也是唯一的負責人。”
于惠嫻放下了咖啡杯。
她看著劉清明,臉上的嫵媚和輕佻漸漸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商人的審視。
劉清明提出的這個方案,精準地打在了她的心坎上。
對于一個大型企業來說,生產成本是成本,管理成本同樣是成本,而且是極難控制的隱性成本。
數以萬計的工人聚集在一起,就是一個小社會,吃喝拉撒,矛盾糾紛,每天都會有無數的事情發生。
這些事情,處理起來費時費力,稍有不慎,就可能演變成群體性事件,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和負面影響。
而現在,劉清明等于把這部分最頭疼的管理責任,全部攬了過去。
鄉政府出面管理,這本身就帶有一種官方的權威性,比企業自己管理要有效得多。
這確實是天大的好處。
對于資本家來說,任何能降低成本、提高利潤的舉措,都是他們無法拒絕的。
“劉主任,你這個提議,很有誘惑力。”于惠嫻終于開口。
“但是,我怎么保證你們能做到?”
“我們可以把這一條,白紙黑字寫進合同里。如果做不到,我們云嶺鄉愿意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。”劉清明回答得斬釘截鐵。
于惠嫻笑了。
“好,我同意了。”
她站起身,朝劉清明伸出手。
“合作愉快。”
“合作愉快。”劉清明也站起身,和她握了握手。
事情談成,辦公室里的氣氛再次變得輕松起來。
“既然合同簽了,劉主任是不是該兌現承諾,請我吃頓飯了?”于惠嫻又恢復了那副笑盈盈的模樣。
劉清明有些猶豫。
于惠嫻是什么人,他心里有數。跟這樣的女人走得太近,未必是好事。
“于總,這頓飯肯定要請。不過今天……”
“怎么?劉主任今晚有約?”于惠嫻步步緊逼。
“是的,約了女朋友。”劉清明干脆地回答。
于惠嫻愣了一下,隨即爆發出了一陣大笑,笑得花枝亂顫。
“劉主任,你可真有意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