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父搓著手在一旁說道:“多虧了書記你的幫助,我們才有錢下聘,兩家一合計,準備把事辦了。”
劉清明對他說道:“那是喜事啊,祝賀你們。”
甘宗亮黝黑的臉膛泛起一絲紅色,嘿嘿一笑,撓了撓頭。“書記,我跟小芳,想感謝你。”
旁邊的姑娘小芳,臉更紅了,低著頭,小聲地喊了一句:“劉書記好。”
“你們把小日子過好了,我比什么都高興!感謝我,那就過得越來越好。”劉清明由衷地為他高興。
兩人并排站在一起,向他表示:“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。”
“日子定了嗎?”
村長甘如柏接過話頭,滿臉喜色地說道:“書記,他們兩家商量好了,等鄉里通往市里的那條路一通車,就給他們倆辦婚事。大概就是明年一月份,這可是咱們村搬進新村之后的第一樁喜事!”
“對!必須要熱鬧!”甘新華也附和道。
看著這喜慶的場面,劉清明的心情也變得格外好。
一個地方的發展,不僅僅是經濟數據的增長,更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感。娶妻生子,安居樂業,這就是最樸素的愿望。
甘宗亮像是想起了什么,看著劉清明,眼神里充滿了期待。
“書記,您還記得不?我之前跟您說過,等我結婚的時候,想請您來當我們的主婚人。”
“當然記得。”劉清明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,“你的婚禮,我一定到場。這個主婚人,我當定了!”
“太好了!”甘宗亮激動地一拍大腿。
小芳也抬起頭,看著劉清明,眼睛里亮晶晶的,滿是感激和崇拜。
能請到鄉里的一把手當主婚人,這可是天大的面子。
甘父和甘如柏、甘新華等一眾長輩,更是覺得臉上有光,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。
趁著這股高興勁兒,劉清明覺得,有些事,現在正是說出口的好時機。
他清了清嗓子,屋子里的笑聲立刻停了下來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。
“大家對未來的日子,都有了盼頭,這是好事。”劉清明緩緩開口,“路通了,我們跟外面的聯系就多了。咱們的好東西能賣出去,外面的好東西也能運進來。日子肯定會越過越紅火。”
“但是,”他話鋒一轉,“時代在變,國家的政策也在變。我們要發展,就得跟上國家的步子。”
甘如柏和甘新華對視一眼,他們都是老黨員,立刻感覺到了劉清明話里有話。
“書記,您有什么指示,就直說吧。我們都聽您的。”甘如柏沉聲說道。
劉清明點點頭,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,最后落在甘宗亮身上。
“市里最近三令五申,要求對全市民間的槍支,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和收繳。這是國家的統一政策,不是只針對我們云嶺鄉。”
話音剛落,屋子里的氣氛瞬間就變了。
剛才還滿是喜慶的空氣,一下子變得有些凝重。
甘宗亮的笑容僵在了臉上。他張了張嘴,想說什么,又咽了回去。
在座的幾位,都是村里的民兵骨干,對槍的感情,外人很難理解。
那不僅僅是一件武器,更是他們的膽氣,是他們對抗山匪、保衛家園的依仗,是他們身為云嶺鄉漢子的驕傲。
甘新華忍不住開口,語氣里帶著濃濃的不舍。“書記,這些槍……可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。當年打山匪,要是沒這些家伙,我們村子都不知道被禍害成什么樣了。”
“是啊,書記。”另一個民兵也說道,“咱們雖然有槍,可從來沒拿它干過一件壞事。都是用來保衛村子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