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她是農村出身,后來去南方打過工,見識過發達地區的生活,也見識過人心的詭譎。她對城市里的人,始終抱有戒備心。哪怕是那個和她有過孩子的男人,她也未必完全信任。”
魯明點點頭:“這是犯罪心理學的內容,從對方的出身和經歷去分析她的行為模式。思路是對的。”
劉清明繼續說:“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。我之所以能早上一個鐘頭,只是因為我請的人,離那個地方更近一些。雙方的反應速度其實差不多,剩下的就是拼運氣了。好在,運氣在我們這一邊。”
魯明吐出一口煙圈。
“運氣,也是實力的一部分。”
劉清明說:“是的。我一直深信,邪不勝正。”
魯明說:“但是這個過程,往往會很曲折。”
劉清明說:“所以我們的工作,要從制止犯罪,向預防犯罪轉變。國家正在推行的‘金盾工程’,就是一大步。引入計算機,建立數據中心,實現全國聯網,從技術層面,加大犯罪分子的偵測范圍。”
“未來,我們還會依托互聯網,建立起從指紋到dna的全國樣本庫,讓犯罪分子在犯案的第一時間就可能現形。”
“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,我們的技術設備會有一個質的飛躍。傳統的偵查手段,會被無處不在的攝像頭、面部識別和運動軌跡追蹤所代替。刑偵會成為一門科技含量極高,技術手段過硬的綜合性學科。心理學、痕跡學都會飛速發展。”
“最終的目的,是無限提高犯罪的成本,同時降低犯罪的收益。到那個時候,我們的社會會越來越安全。人們不再懼怕在路上被搶走財物,也敢于在深夜出門活動。”
魯明夾著煙的手停在半空,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。
“你說的這些,不是預言,是科幻。”
劉清明當然清楚,在這個時代,讓人們想象這些事情,的確和科幻差不多。
如今還是飛車黨遍地的年代,女人出門不敢戴金耳環,否則可能連耳朵都保不住,更別提夜里出門了,那和找死沒什么區別。
劉清明說:“但這正是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。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,而且不會太遙遠。”
魯明沉默了片刻,問:“那你覺得,以我們現在的情況,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?”
劉清明毫不猶豫地回答:“建立指紋和掌紋數據庫。盡可能多地納入普通群眾的樣本,這是現階段對于破案最直接、最有效的辦法。至少要做到清江省內能夠即時聯網查找,以免錯過黃金抓捕時間。”
魯明說:“這需要很大一筆投入。”
劉清明說:“所以我說,要等到我們經濟實力上去了,情況就會好轉。但有些事情可以做在前面,比如培養相關方面的專業人才。警察學院可以提前設置相應的課程,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來授課,結合‘金盾工程’的實施,把人才梯隊先建立起來。”
魯明掐滅了煙頭。
“我記下了。你剛才說的,很有啟發。”
他又問:“你們在清南市搞的那個打擊車匪路霸的專項行動,現在有效果嗎?”
劉清明回答:“效果顯著。市里一些嗅覺敏銳的客商,已經開始關注我們鄉里的變化。商人對安全環境的變化,是最為敏感的。”
魯明說:“我想要一份詳細的報告。”
劉清明說:“這件事是林城市局的馬勝利同志牽頭搞的,具體的報告,您可以向他要。”
魯明點點頭,他當然知道馬勝利,也知道兩人的關系。
劉清明在這個時候能提到他,說明他更愿意讓自己的人進步。
這是一種極可貴的領袖品質!
他看著劉清明,忽然問出一個雙方都沒有想到的問題。
“如果,現在有一個機會,讓你重新回到政法系統。比如,調到省廳的科技部門,來具體實施你剛才說的那些構想,你有興趣嗎?”
劉清明整個人都愣住了。
他有些遲疑。
魯明在林崢的家里說出這番話,是已經得到了林崢的首肯?還是僅僅是魯明個人的意見?
說實話,劉清明并不是毫無興趣的。
畢竟他很喜歡警察這個職業。
不得不說。
選擇太多,也會讓人煩惱。
哪怕是甜蜜的煩惱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