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云州回來,劉清明便一頭扎進了鄉里的工作中。
夏末的暑氣漸漸消散,今年的雨水不算多,也沒有發生往年常見的山洪和泥石流。
鄉里的莊稼長勢喜人,田間地頭一片綠油油的景象。
時間一晃,就到了九月。
秋高氣爽,金色的豐收季即將拉開序幕。
云嶺鄉的空氣里,開始彌漫著一股壓抑不住的喜悅和期待。
村民們臉上的愁苦少了,笑容多了,見了面聊的都是自家地里的收成。
鄉政府的會議室里,劉清明主持召開了全鄉的秋收工作動員會。
“同志們,今年的秋收,和往年不一樣。”劉清明環視著在座的鄉干部,“我們不僅有糧食,還有小龍蝦,還有更大規模的板藍根。這是我們云嶺鄉產業化轉型的第一場大考。”
他手指敲了敲桌子。
“我的要求只有一個,從明天開始,所有鄉干部,按照包村的分工,全部下到村里去。吃在村里,住在村里,問題解決在田間地頭。”
人大主席王中順清了清嗓子。
“劉書記,干部都下去了,鄉里萬一有什么緊急事務怎么辦?還是得留幾個人坐鎮指揮部吧?”
劉清明直接打斷他。
“沒有指揮部。最大的指揮部,就在收貨場,在老百姓的家里。”
他看向王中順,態度堅決。
“王主席,我們的工作核心就是服務好老百姓的秋收。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,我們坐在辦公室里,對得起誰?”
王中順被噎了一下,沒再說話。
宣傳委員兼副鄉長于錦繡站了起來。
“劉書記,我贊成。我們宣傳口已經準備好了,會全程記錄這次秋收。要把老百姓拿到錢的笑臉,把我們云嶺鄉的新面貌,都拍下來,這比任何空洞的口號都有說服力。”
“好。”劉清明點頭,“就這么定了,散會!大家回去準備,明天一早,我要在村里看到你們每一個人。”
秋收的大幕,正式拉開。
最先迎來豐收的,是稻田邊的水塘。
經過一整個夏天的生長,第一批大規模養殖的小龍蝦,終于到了可以捕撈上市的時候。
天剛蒙蒙亮,云嶺新村所屬的養殖塘邊已經人聲鼎沸。
結束工程,帶著建筑隊回來參加搶收的甘宗亮穿著防水褲,正站在塘邊大聲指揮著村民們起網。
“慢點!慢點拉!別把網給扯破了!”
一張巨大的漁網被緩緩拉出水面,網里全是活蹦亂跳的青殼小龍蝦,在晨光下揮舞著大鉗子。
“書記,你快看!”甘宗亮看到劉清明走過來,興奮地用手撈起一只個頭最大的蝦,“這蝦,壯實!城里人肯定喜歡!”
劉清明拿過來看了看,蝦殼干凈,活力十足。
“今年的產量怎么樣?”
“好得很!”甘宗亮咧開嘴笑,“塘口的水質好,餌料足,比去年試養的時候強太多了!就這一網,就能裝好幾十筐!”
岸邊,一輛輛印著清南市、林城市各大酒店招牌的貨車早已排起了長隊。
村民們將捕撈上來的小龍蝦快速分揀、稱重,然后裝進帶增氧泵的水箱里。
酒店的采購經理們圍在一旁,個個臉上都帶著滿意的表情。
“老鄉,快,這幾筐我全要了!”
“稱好了嗎?來,這里結賬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