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清明笑著說:“喜歡喝,我以后讓人每個月給你送一箱上來。”
陳二奇這次沒有拒絕。
“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。”
劉清明舉起杯。
“你把那么大的榮譽都讓給了我,幾瓶酒算什么。應該的。”
陳二奇搖搖頭。
“唉,我還要什么榮譽啊,大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。你的路,還長著呢。”
劉清明說:“所以我不說謝了。敬你一杯。”
陳二奇也舉起杯子。
“你帶著鄉親們致富,讓他們擺脫貧困,有錢娶媳婦,蓋大瓦房,這比我當年在戰場上殺幾個敵人強多了。那個榮譽,你應得的。”
劉清明說:“為了像你這樣的鄉親,我愿意付出一切。”
陳二奇聞言,鄭重地豎起一個大拇指。
“好小子!所以,啥也別說了,干!”
“干!”
劉清明舉起杯子,和他碰了一下,一飲而盡。
烈酒下肚,一股暖流從胃里升起。
陳二奇沒什么別的愛好,就喜歡喝上兩口。
以前東山村的老支書甘新華,會時不時地進山陪他喝一回。
可那時候東山村窮,村民收入不高,哪里喝得起市面上賣的清江大曲。
喝的都是自家釀的土酒,味道辛辣,還上頭。
這年頭還不興什么科技與狠活,清江大曲都是老老實實用糧食釀出來的,口感醇厚。
陳二奇喝得很高興,話也多了起來。
兩人聊得很暢快,從當年的革命經歷,聊到山里的飛禽走獸。
陳二奇的后半生,幾乎都獻給了這片蒼云山。
劉清明真心希望這位可敬的老人,能有一個安逸幸福的晚年。
幾杯酒下肚,陳二奇拗不過他的熱情,最終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,同意出任鄉中心小學的校外輔導員。
劉清明看他心情不錯,又問起了他上次進京的事情。
陳二奇說,他們幾個老革命被總政的干部接到了京城,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親切接見。
他們的事跡上了報紙,也接受了電視臺的訪問。
還在部隊里與年輕的戰士們進行了座談,在大學里與學生們進行了交流。
國家為他們重新落實了政策,給予了更好的待遇。
但陳二奇根本不在乎那些物質享受,安排的房子沒去看,發的補貼也沒去領過。
劉清明勸他還是接受吧。
“老陳頭,這是國家對你們的肯定。就算你自已不需要,也可以用這些錢接濟一下有需要的人。或者改善一下你自已的居住和工作環境,比如,買點更好的酒喝啊。”
陳二奇聽了,嘿嘿一笑,也答應了下來。
說服了陳二奇,劉清明心滿意足地下了山。
他沒有回辦公室,而是直接來到了鄉中心小學。
與他剛來時相比,這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小學的主要建筑已經全部推倒重建。
經費,來自于新成集團的那筆捐贈。
由于這筆捐贈帶有補償性質,所以小學并沒有改名為“希望小學”或是“新成小學”,依然還用著“云嶺鄉中心小學”的校名。
老校長王林森正帶著幾個老師在操場上規劃著什么,看到劉清明,立刻迎了上來。
“劉書記,您來了!”
王林森陪同他,參觀了新落成的校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