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等一下。”
他說。
“書記馬上就下班了,正在收拾東西。大概十分鐘后,你再打這個電話。”
“好的,謝謝方哥。”
掛了電話,劉清明看著窗外的夜色,靜靜地等待著。
十分鐘,不長不短。
他掐著時間,再次撥通了那個號碼。
這一次,電話幾乎是立刻就被接通了。
“小劉啊。”
電話那頭,傳來林崢略帶疲憊但依舊沉穩的聲音。
熟悉的聲音,讓劉清明緊繃的神經,瞬間放松了不少。
“書記,晚上好,打擾您休息了。”
“京城那邊,有了疫情,你要多加小心。”林崢開口第一句,就是關心。
一股暖流涌上心頭。
“我會的,謝謝書記關心。”
“不要老是這么客氣。”林崢說,“我們現在,沒有上下級關系。”
劉清明笑了笑:“習慣了,改不過來。”
他頓了頓,切入正題。
“書記,有件事情,想請您幫我判斷一下。”
“說。”林崢的回答只有一個字。
劉清明便將下午與盧東升見面的經過,原原本本地復述了一遍。
包括盧東升的邀請,以及自己的顧慮。
“盧部長想讓我加入指導小組,我有些猶豫,想聽聽您的意見。”
電話那頭,陷入了短暫的沉默。
只有汽車行駛時,細微的輪胎摩擦地面的聲音。
林崢應該是在回家的車上。
過了大概半分鐘,林崢緩緩開口。
“小劉啊,我們做革命工作,是為了自己的理想,也是為了個人的前途。”
他的話,聽起來似乎與劉清明的問題風馬牛不相及。
但劉清明知道,這只是鋪墊。
他凝神細聽。
“這兩者之間,沒有矛盾,完全可以統一起來。”
“每一次進步,我們才能站到更高的位置,背負更大的責任,為人民群眾做更多的事。”
果然,林崢話鋒一轉。
“我與盧東升同志的矛盾,在于執政理念的不同,在于斗爭方式的不同。”
“對此,組織上已經做出了裁決,他也得到了應有的教訓。”
“兩年之內,他能從計生委副主任,一步步做到現在這個位置,說明他的能力,依然得到了上級的認可。”
“而衛生部,會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,發揮主導作用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”
“如果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,衛生部和指導小組,功不可沒。你如果能實際參與其中,對你的仕途,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。”
林崢最后問道:“這么說,你能明白嗎?”
劉清明怎么會聽不懂。
林崢已經把話講得再明白不過了。
盧東升不是單純地欣賞自己。
他是看重自己的能力,希望自己能幫他做出成績。
同時,這次疫情來勢洶洶,國內并沒有成熟的應對經驗。
自己的那份報告,從清江到京城,之所以能被一路看重,正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套看似可行的方案。
但方案只是方案。
執行起來,千頭萬緒,充滿了變數。
一旦出了問題,自己這個方案的起草者和執行者,就是現成的替罪羊。
機遇和風險,從來都是并存的。
只是,他們都不知道,自己來自后世。
這場疫情,來得快,去得也快。
只要應對得當,在今年之內,就會基本平息。
這是他最大的底牌。
想通了這一點,劉清明心中再無猶豫。
“書記,我想答應他。”
林崢又沉默了一會兒。
“你想好了?”
“我想好了。”劉清明的回答,斬釘截鐵,“我希望參與到實際的工作中去,能多出一份力,也是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