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,他通過了對方的好友申請。
對話框剛剛彈出,一行字就跳了出來。
于惠嫻:“劉主任,你問的事情有眉目了。”
劉清明有些驚訝。
“這么快?”
于惠嫻發過來一個得意的表情。
“劉主任你的事情,我自然要上心。”
妻子在旁,劉清明怕她胡八道,趕緊把話題拉回正軌。
“怎么回事?”
“這件事,是積架公司在背后推動的。”
于惠嫻打字飛快:“他們最早接觸的,是兩家日本公司。”
劉清明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,靈活而修長。
“尼康和佳能?”
“對。”于惠嫻回復,“但是,日方認為采用這項全新的浸沒式技術,有一定的冒險性,而且前期的投入資金過大,便否決了合作提議。”
“然后,積架公司就派了技術長王堅去了歐洲,尋找新的、有意向的合作方。”
劉清明的心跳開始加速。
“有進展嗎?”
“歐洲一些老牌的光學巨頭,也有和日本人相同的顧慮。我打聽了一下,目前明確表示出興趣的有兩家。”
“一家是德國的蔡司,另一家,是荷蘭的阿斯麥。”
“王堅現在就在德國,阿斯麥公司的代表也已經趕過去了。”
劉清明的手指停在了鍵盤上。
來了!
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,繼續打字。
“德國哪里?”
“蔡司的總部,一座叫做奧伯科亨的城。”
劉清明立刻追問。
“能不能馬上聯系到王堅本人?”
于惠嫻發過來一個無奈的表情。
“劉主任,這件事,實際上是積架公司的內部商業決策。他們和阿斯麥公司在近兩年合作比較緊密。原因是他們不想在核心的光源和鏡頭技術上,被尼康和佳能兩家日本公司徹底綁架,所以有意尋找,或者扶持一個更有優勢的合作方。”
“阿斯麥公司的實力雖然比較弱,但船好調頭。他們沒有那么多歷史包袱,也愿意在新技術上,與積架公司一起賭一把。”
劉清明看明白了。
這就是典型的以夷制夷,利用歐洲人來制衡日本人。
“直吧,怎么才能把這個項目,拉到清江來。”
屏幕那頭,于惠嫻似乎被他這句直白的話給驚到了,沉默了許久。
“劉主任,這個難度……也太高了吧。”
“你可以開價。”劉清明打出這四個字。
“劉主任,我很愛錢,如果有可能,我一定不會推辭。”于惠嫻的回復也變得嚴肅起來,“但這件事,不光是錢的問題。”
“國內目前,根本沒有合適的相關專業人才。這一點,積架公司的人在內部評估時,有過明確的答復。他們認為,大陸地區在半導體領域的人才儲備,至少后世界水準二十年。”
劉清明的手指微微一頓。
“除了人才和資金,是不是還有政治風險?”
“對。”于惠嫻承認了,“西方有個《瓦森納協定》,我不想明,你應該知道。”
劉清明打出一行字。
“所以,你們鴻飛不想跟是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