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杜崇嵐就揭曉了答案。
他沉默了好幾秒鐘,才拍了拍掌,道:“好,寫得好,改無可改。”
這是杜崇嵐啃過的最干的文章。
但,卻也是最硬的!
其中的技術,外行人就是一看而過,但杜崇嵐能聯想到自己做手術時碰見的許多問題。
所謂見微知著,便是如此。
因此,他才看了半個多鐘頭……而且,杜崇嵐還沒有完全吃透,回去之后,他估摸著還會結合自己對雙肺移植的理解,仔細鉆研幾個小時!
聽到這句話,申昆侖差點笑出聲來。
改無可改,那就說明沒得改,自己贏了,下個月科室獎金每個人都多幾百塊錢!
不過。
還不等他興奮,杜崇嵐突然又話鋒一轉,道:“不對,還能改兩個字。或者說,必須改兩個字!”
這話剛落,申昆侖的笑容就僵硬了。
不是,杜教授你是不是跟何主任串通好了?
說好的頂多改一個字,你剛好改兩字?!
卻見申昆侖手指點在了論文標題上。
《體外循環下序貫式雙肺移植手術的操作要點》“要點,改成規范。”
《體外循環下序貫式雙肺移植手術的操作規范》……
轟!
此言一出,全場突然寂靜,眾人都跟雷擊一般,只覺得腦袋轟鳴。
規范?!
但凡是在醫療行業工作的,都知道“規范”二字代表著什么。
bentall手術規范。
肺部巨大腫瘤摘除術規范。
任何一項規范,都是這個行業需要遵守的標準,某種意義上代表了絕對正確,甚至帶有法律效應。
比如做bentall手術,如果沒有按照規范上執行,出了問題那就是醫生背鍋。
反之,就算出錯,也不會算到醫療失誤上,醫生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擔責的。
而眼下,許秋一篇論文,直接被杜教授認定為“規范”!
其嚴謹程度、精確程度,乃至于技術細節可反復推敲的重復驗證性,基本上都無可挑剔了!
杜崇嵐眼光本就極高。
而且在技術上更加精益求精。
能讓他都找不出錯漏,并且冠以“規范”二字的論文,含金量有多高不必多說!
唰!
這一瞬間,無數的目光同時投向了許秋。
申昆侖、何恒進等人跟見鬼了一樣,滿臉錯愕地望著這位朝夕相處的醫生。
你有這水平,以前寫的都是些狗屎?
早拿出來,主任都當好幾年了!
而此刻,許秋也是有點意外。
他就是因為寫論文的水平有點爛,完全不知道該寫什么,于是干脆擺爛,把腦子里與序貫式雙肺移植的步驟、經驗寫出來。
為何會又干又硬核?
因為許秋只會寫技術層面的東西。
但,這么一番操作下來,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倒是遠遠地超出了他的預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