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斯蒂芬教授。”蔣建明道。
一時間,眾人都又激動了起來,一個個看向遠處。
“大紅色的專車,還真是一脈相承地張揚……”何恒進心里評價著。
不多時,拉風的紅色轎車停在了大酒店門口,從上面下來了一個金發碧眼、蓄著胡子的外國老頭。
和在場不是西裝就是白大褂的著裝不同,斯蒂芬穿的非常隨意,上身套著一件印著卡通圖案的t恤,感覺是爺孫親子裝;下面則是短褲加涼鞋。
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來參加海灘派對。
當然,這種講座對于在場絕大多數人來說極為嚴肅,然而在杜崇嵐、斯蒂芬眼里可能的確不是太鄭重的場合了。
……
斯蒂芬到場后,講座的幾個大佬就基本上到齊了,迎賓人員引著眾人前往酒店的大禮堂。
這次講座,最后來了兩百二十多個人,其中副主任以上就足足有九十七位,可以說是規模非常龐大了!
絕大多數人,其實都是來湊熱鬧、混個臉熟結交點人脈的,當然也存著了解前沿成果的心思。
于是趁著最后一點時間,各地專家都開始交換名片,各自交流起來。
許秋自然是不會參與這種場合,此刻他還在收尾最后一臺手術。
直到距離講座還有十五分鐘的時候,他才姍姍來遲。
不過他沒有引起多少注意,更多人的視線都被正在交談的杜崇嵐、斯蒂芬兩人吸引。
或者說,更多地在關注他們手里的一份份論文!
所謂學術論壇,誰都有機會上來講一講才叫做論壇。
當然,一場講座頂多也就個把小時,十來個人上臺,所以誰能上、誰先上,都得排名。
而這個排名的資格,很顯然就掌握在杜崇嵐、斯蒂芬兩人身上。
此刻很多人都有些忐忑。
如果能在這種學術講座論壇上露個臉,獲得了同行的認可是一種極大的榮譽,同時這種認可又會反過來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收益。
當然,就算被刷下來了也無所謂。
聽大佬們的經驗與成果,他們同樣能有不小的收獲。
臨近開場時,杜崇嵐和斯蒂芬終于篩選出了十五份成果,這就是今天能站在臺上開展講座的人員名單了。
而此時,攝像頭也早早的就架設好了。
如果這場學術論壇是臨醫發起的,那基本上不可能引起什么關注,但如果加上了杜崇嵐的名頭,那意義就不一樣了。
而感覺到攝像頭掃過,眾人都不自覺地挺直了背。
十點半整。
何恒進上臺,他是這一場論壇的主持人。
“歡迎各位同僚、社會各界相關人士來參加臨海一院召開的肺移植學術論壇……
“肺移植手術是胸外科領域高難度的頂尖手術之一,肺移植更是各種終末期肺病治療的有效手段。本次論壇召集諸位專家學者,正是為共同探討肺移植領域的最新成果與實踐!”
何恒進的開場白簡單而干脆。
一分鐘不到的功夫說完,眾人還有點懵逼,心說這簡短得有點過分了。
但說實話,這一舉動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好感……很多講座,哪怕是學術界規格極高的國際論壇,開場前都有一個和臨床沒有半毛錢關系的大領導講話。
洋洋灑灑假大空的官腔能繞半小時。
而習慣了這類開場的他們,驀然間被一分鐘秒了,竟然還有點感動。
不過很快,何恒進就宣布杜崇嵐首位演講,一時間眾人都安靜如雞,無比期待,都很好奇杜崇嵐究竟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