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這句話,侯從軍老臉一紅。
他干咳一聲,轉過了頭去,對寧景明道:“恭喜啊寧老哥,你這情況,再過個二三十年都沒什么問題了!”
寧景明也笑道:“你們阜外真是人才濟濟,一個四十五歲的醫生能后來居上,這心外科龍頭的位置是越來越穩固了。”
侯從軍抹了把臉,道:“許醫生是從外邊請來的飛刀醫生……”
寧景明一驚,追問道:“哪家醫院藏了這么一尊大神,協和、華西、中山?還是國外那幾個全球排名前列的診所……”
能培養出許秋的,除了這些國內頂尖強院,恐怕也就梅奧診所、克利夫蘭診所等世界級的超級醫院了。
侯從軍一字一頓道:“臨海市第一醫院。”
“……”
寧景明臉上的笑容凝固了一下,對這個名字既熟悉又陌生,片刻后才終于想起來:“小安好像就在這實習……挺,挺厲害的醫院。”
在場的人都繃著臉,想笑又笑不出聲。
病房里隨便一個醫生背后的醫院拿出來,都是比臨醫高好幾個檔次的,在這里講一句“臨醫挺厲害”,著實是有點違心了。
但這一刻卻沒有人敢反對寧景明這句話。
因為許秋是真的吊……
“還有些注意事項。”
而這時,許秋已經做完最終評估,然后給寧景明設計了一套術后康復的計劃。
他的胸腹主動脈置換技術是大師級,同樣的,對于術后的呼吸鍛煉、運功康復等,也極為擅長,同樣是大師級標準。
眾人都立馬收住聲,聆聽起來。
護理組也咔噠一下啟動了錄音筆。
卻聽許秋開口,嚴謹地分析道:“術中應用了單側肺通氣技術,這算是序貫式雙肺移植的一個化用。
“雖然最大程度降低了缺氧損害、為常溫阻斷提供了可能,但它本身對肺功能也有一定損害,而且術后傷口疼痛會限制呼吸運動,短期內運動能力肯定會整體下降,六分鐘步行試驗頂多走個兩三百米……”
聽著許秋略帶遺憾的話語,寧景明卻驚喜得不行。
還能走兩三百米?
能坐起來都已經很出乎他的預期了!
其他醫生也滿臉的懷疑人生,心說步行試驗兩三百米已經是上不了臺面的指標了嗎,我們的病人氪命都不一定能走這么多啊!
“總之,之后你按照我的計劃,先保證能床邊坐立、坐位平衡、坐位轉移,之后再過度到站立平衡、緩慢步行、屈膝抗重力訓練、增強吸氧肌力量訓練、低負荷抗阻及運動協調性訓練……逐步提高強度。”
許秋花了數十分鐘詳細講解各種細節。
最后把訓練表交給了護理組的護士。
“其他就沒什么可交代的了,阜外這邊都很有經驗。”
許秋說完,又看了眼手表,道:“我再留一個晚上,明天我就回臨醫了。”
雖然說術后黃金七十二小時,得等過了前三天風險才直線下降。
但,以寧景明的恢復速度,只要前二十四小時無大礙,之后也很難出問題了。
許秋沒必要繼續在這干等,畢竟留在阜外根本沒手術可做,除了寧景明的手術,每做一臺其他手術都得打申請、作報備。
“寧松,你親自送許醫生回去。”寧景明老爺子表情一肅,命令道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