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已經是不能用常理來理解的程度了吧?
戴楠不好判斷。
她沒見過預后能好成這樣的。
沒有先例,自然也就無從確認這一切合不合理。
但不管如何,都已經發生了。
現實世界總不能開掛,所以答案只有一個……許秋的技術已經精妙到了極處,在各種細節的處理上已臻化境。
因而,她才忍不住問出那一句“收徒嗎”。
是真饞了。
許秋這一身神經縫合術,放在手外科簡直是暴殄天物,去搞腦外科,對腦神經動刀子不香嗎?
要知道,腦外的門檻雖然高。
但只要入了門,上限也是真的高!
“我正好研究左右神經互換術……把右手神經連接到右腦,如果成功了,由于腦卒中導致的半身不遂或能手術治愈!”戴楠興奮之余,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最新研究進展之一。
其他人沒有太多感覺,只覺得流啤。
但搞神外的章主任眼睛一下子瞪大了。
互換左右神經,先不談各種未知的風險如何應對,光是要用比頭發絲還細的縫線,在只有硬幣大小的頸部管道內進行多針縫合……就足以讓無數神經縫合大師膽寒!
沒想到戴楠教授竟然憋了這么一個大招。
如果真的研究成功,那腦外科領域要迎來一次小地震了。
只是,這手術太難,可能連戴楠都沒法操作。
但如果加上許秋……那結果就不好說了,可能真的能行!
萬事俱備,只欠許秋!
至于“手術難度太高,只有許秋能做”,這根本不成問題。
哪一個手術,不是從只有一個開創者能操刀,到逐步被完善成基礎手術的?
只要許秋能證明可行性,那學術界自然會往這邊發力,短則幾年,多則幾十年,這項技術必然能普及落地,成為手術治療腦卒中的有效手段!
“許秋,如何?”戴楠眼神里帶著熱切。
她的基礎研究、理論都已經完善。
邀請許秋,等于是把“開創者”的身份送出去了。
就算是杜崇嵐和侯從軍,大概也會眼紅,不會拒絕。
但出乎意料的是,許秋卻搖了搖頭。
“我的能力暫時還不夠。”
這是許秋的實話。
他從系統處獲得的能力,雖然超模,卻也有巨大的局限性。
在其他人看來,自己能做神經縫合,那么相應的一系列神經修復技術也不會差。
然而事實上就是,許秋還真就只能做神經縫合!
其他四種神經修復術,如神經松解、神經移植、神經干支劈開等,能用縫合術彌補的許秋還勉強能應對,但如劈開術等更考校解剖的,許秋就有些捉襟見肘了。
在擁有絕對的實力之前,許秋不會貿然涉足自己沒有掌握的領域。
聽到這話,杜崇嵐和侯從軍都錯愕了一下。
當時搶肺移植、孫氏手術的時候,你可一點沒把咱兩當人啊,直接就占掉了主刀……
他們只以為許秋什么手術都敢操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