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兩重保險,他才稍微放心了一些。
……
而與此同時,杜崇嵐、侯從軍也正乘坐專車,趕往中日友好醫院肺移植中心。
今天正好是國內肺移植發展大會的召開日。
大會舉辦的地點,自然就是杜崇嵐坐鎮的中日友好醫院了。
同車的還有戴楠戴院士。
如今戴楠已經卸任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的職位,并且在上面的安排下加盟了協和牽頭的大夏神經外科研究所,擔任所長一職。
但戴楠到底也是中日友好醫院出來的,對這邊有別樣的感情。
要形容的話,協和大概是門當戶對的結婚對象,而中日友好醫院則是心底永遠的初戀。
“這些年,醫院變了好多。”戴楠感慨著。
人老了就不知時間流逝。
她一直待在研究所的實驗室,奔波在手術室、科研樓之間,已不知年月,回過神來都已經過去七八年了。
“要不是許秋,你這會兒還待在實驗室里。”杜崇嵐唏噓道。
戴楠不置可否。
片刻,她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,道:“許秋的肺移植真有這么出色?”
杜崇嵐的表情嚴肅了一些,認真地點了點頭:“序貫式雙肺移植如果能普及到全國,肺移植的成功率能上升一截。而且肺功能會比現在出色很多。”
戴楠贊嘆不已:“很多年沒出現過醫學全才了。”
侯從軍斜睥了一眼,道:“只是懂肺移植、孫氏手術、斷指再植、神經縫合……不算是全才吧?”
杜崇嵐嘴角抽了一下。
這里面哪一項不是難度頂尖的手術。
任何一個拿出來,當成立院基石都沒問題了。
結果你管這叫做“只是”?!
協和的老院長都不敢這么狂,你阜外怕是飄了……
“總之,上一個有許秋這種天賦的,我已經沒有印象了。侯教授,一會兒你幫忙投個贊成票。”戴楠突然說道。
這次發展大會的決議環節,杜崇嵐和侯從軍兩座大山都表態了,那自然就不會再有什么反對聲音。
他們再不愿意分蛋糕,也不敢得罪這兩位拖著蛋糕底座的大佬。
“我是有原則的……”
侯從軍悶悶地回復了一句,道:“許秋的情況我會再考察考察,到時候投什么票,還是要看序貫式雙肺移植的療效了。”
戴楠和杜崇嵐都看了侯從軍一眼,沒有再說話。
……
很快,一場決定肺移植領域發展方向的高層醫學會議,在中日友好醫院肺移植中心正式開啟。
參會的除了杜崇嵐、侯從軍,還有幾位肺移植領域的大佬。
此外,各省的代表人物,以及國內頂尖醫院的專家、教授等也都來了。
在場的教授加起來都能踢幾場足球賽了。
不過,教授之間亦有差距,四十二歲的杰青可能是教授,六十四歲且拿到國家三大獎的也是教授。
而顯然,杜崇嵐、侯從軍就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了。
甚至影響力比一部分院士都要深重。
“這次會議的主題,‘立足各省,走向世界,給全球肺移植交出滿分的大夏范本’!”主持人宣布道。
這讓臺下不少人議論紛紛。
竟然是“立足各省”?
換做以往,不應該是“立足天都,走向世界”么……這次居然把他們這些“各省”也加了進去?
正疑惑之際,肺移植發展大會開始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