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,聽裘老師的意思,怎么他兩成了反派……
“和我細細說來。”
裘明鏡也是第一次對許秋有了一些好奇心,主動開口道。
杜崇嵐等人自然是不敢推辭。
于是從醫學論壇認識「一葉知秋」開始,一直講到了楊萱的肺移植術,隨后與斯蒂芬教授同臺競技,以及一個月三十二臺手術的壯舉……
裘明鏡越聽眼睛越亮。
“可以動用特權,但他放棄了,得知病人的肺是被他人搶走,才用你的關系要回來,而且只要回了屬于病人的那一雙肺……
“他的手術竟然能和達芬奇機器人比精細度?
“一天一臺肺移植術,四十五歲能有如此充沛的精力?”
……
這一天,裘明鏡破天荒地主動留他們三人吃了飯。
席間,話題依舊沒有繞開許秋。
不過即便是杜崇嵐,對許秋的了解也不深,自然沒有這么多話題。
因此很快,他們之間的對話就慢慢變成了國家醫改等等。
晚上八點多,三人才有些意猶未盡地告別。
不過這時候正好趕上有好幾個穿著西裝的人前來拜訪。
裘明鏡雖然已經九十一歲,但仍然保持著年輕時的習慣,經常會辦公到很晚,因此晚上有人找來也并不奇怪。
“裘老師,那我們下次再來拜訪您。”
杜崇嵐等人也不久留。
裘明鏡點了點頭。
思索片刻,他開口道:“能力范圍之內,給許秋一點幫助。”
這句話讓杜崇嵐等人愣了一下,臉上有著錯愕的神色。
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聽到裘院士給某一個人特殊關照!
不過,他們并不知道裘明鏡這么做的原因。
裘院士在許秋身上看到的,滿滿都是自己年輕時的模樣。
當年自己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熬過各種磨難走來,其中的苦楚,又豈是“孤身求學”四個字能概括的?
如今再看許秋,只覺得對方就是曾經的自己。
裘明鏡想幫的其實也是當年的自己,讓他知道背后有人支持他。
這樣未來的路就不會太艱難了。
但突然的。
裘明鏡再次叫住了準備離去的杜崇嵐三人。
“等等。”
他搖搖頭,聲音滄桑中帶著一絲釋懷,道:“幫他反而是亂了他本心。不必對他有任何特殊照顧。”
裘明鏡笑了。
他突然想到,如果是當年的自己,面對一名九十多歲的元老級院士伸出來的援手,會滿懷感激嗎?
不。
大概率會說一句:我有我自己的醫學路。
這才是裘明鏡!
同樣,這才該是許秋!
“我們不會插手。”
聽到這話,杜崇嵐等人雖然有些茫然,但很快就應了下來。
關上房門之前,杜崇嵐又看了院子里一眼。
卻聽見那幾名來訪者已經開始匯報工作了。
“裘院士,今年度國內在醫學科研的經費投入增長了3.2%,博士、高級職稱、杰青、三大獎得主的數量也在增長……但在世界的排名度卻大多下降了位次……
“其中尤其是骨科的常微罹院士,科研經費嚴重超支,而且今年收到業內舉報信超五十封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