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沒理解錯的話,他聽到了“12-0無創尼龍線”“0.05毫米縫針”“0.06毫米顯微鑷”……
“你確定你沒翻譯錯?”湯姆森一臉懷疑地看向一旁的蔣建明。
蔣建明自然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,點頭表示確認。
湯姆森立馬變成了一副見鬼一般的表情。
這些特殊器械,在一般的手術中是用不上的,就算有,醫生也不會用。
原因很簡單……基本上都是超顯微配套的設備!
就比如12-0尼龍線,這都可以用來縫合直徑僅僅有零點零一毫米的毛細淋巴管了。
而即便是當下湯姆森團隊的超顯微設備,操作極限也只有零點二毫米,跟這差了一個數量級。
如果僅僅是如此,那也就罷了。
關鍵是,湯姆森很確定,臨海市壓根沒有超顯微設備……
但許秋卻要來了這些特殊器械。
難不成他打算徒手做超顯微縫合?
這個想法剛冒出來,湯姆森就覺得荒謬。
雖說理論上,把手術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懟到極限,也能探到超顯微外科縫合的層次。
但任何一點細微的抖動,在十倍的放大之下都跟地震差不多。
更何況二十倍、三十倍……乃至于一百倍?
超級顯微設備就是通過醫生和機械臂的調控精度,把醫生的一厘米精確控制為機械臂的一毫米,從而降低超級顯微縫合的門檻。
但饒是如此,也只有少部分很有天賦的醫生能夠入門。
又怎么可能有醫生不借助設備,徒手做超顯微縫合?
不過他也沒時間細問了。
因為在給出一系列器械名稱后,許秋便馬不停蹄地往外走。
而且這個時候,小護士正好過來匯報。
看到一圈人,她猶豫了一下,最后還是選擇向許秋報告,道:“許醫生,手術室那邊按照您的安排做好準備了。病人家屬我已經帶到了談話室,等您過去講解手術注意事項,簽了字就可以上臺了!”
許秋點點頭:“行,帶路。”
“好,請跟我來!”
……
望著遠去的許秋和護士,會議室再次陷入了死寂。
何恒進、胡主任、沈瑤等人面面相覷。
此時他們才意識到,原來許秋早就做好了手術準備。
來參加這場會議,與其說是“會診討論”,其實許秋只是來宣布“我要采用我的手術方案”這個消息而已……
“許醫生一直都是這么有信心嗎?”
沈瑤此時卻滿心的疑惑。
從她這幾天的觀察來看,許秋應該是個相當謹慎的人。
但,現在又去挑戰一個幾乎可以說是“走鋼絲”的手術……這與對方的性格太相悖了!
按理說,不應該選擇最妥當的手術,直接做保肢?
何必冒著風險做再造!
而且她也看出來了,許秋竟然想要徒手做超顯微縫合!
身為超顯微縫合醫生,沈瑤太清楚這個難度有多大了……
許秋雖然在小巧身上展現出了極其強悍的縫合功底,但那跟超級顯微縫合是兩碼事!
在設備未到位的情況下就能做此類縫合,那超顯微儀器拿來干啥?
豈不是白研究了?
此刻,沈瑤只希望許秋別真是奔著超顯微縫合去的……退而求其次做個普通顯微縫合,雖然恢復效果會差上很多,但至少還有成功的機會!
叮咚!
就在許秋離開后不久,電梯突然又停在了這一層。
隨后,寧雪、寧宛兩人有些焦急地沖出。
一看到何恒進等人,她們就快步趕了過來。
“何主任,許醫生打算做超顯微縫合?我們寧氏集團承諾的設備起碼也要三個月左右才能落地……現階段可行的辦法,就是從省院調運儀器!”寧雪頗有些焦急地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