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景芝的分期逆轉,等的是其他病人復現。
而楊軍,等的也是癥狀復現。
許秋掛斷電話,又看了會兒楊軍的病歷,沒有什么發現后,只能安排起接下來的手術。
接下來,他的手術重心就要轉向頸深部淋巴管—靜脈吻合了。
如果阿爾茨海默病病人因為這臺手術而出現了“逆轉”,那基本上就可以鎖定逆轉機制的關鍵了!
……
臨醫的動作很快。
次日下午,符合要求的病人就送來了。
許秋結束一臺三指再植手術,簡單休息了兩小時,就馬不停蹄地上臺了。
“這次是頸深部淋巴管—靜脈吻合引流術。
“此處需要特別謹慎,頸深部淋巴管與淋巴結,都沿著頸內靜脈排列,而頸內靜脈則接收來自顱骨、腦、面部和大部分頸部的靜脈回流……”
開刀前,許秋講解著。
這地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。
其他地方,不小心戳破血管,縫好就是了。
但頸內靜脈如果破了……有幾個人的縫合術能讓頸內靜脈恢復如初?
恐怕顱腦的靜脈回流都會受到一定影響!
在場的沈瑤、胡主任等人都是一臉肅穆。
除了湯姆森之外,他們之中,哪怕是沈瑤,也不敢動這里。
戴楠也算是明白了為什么逆轉的病人都出自許秋之手。
因為頸深部淋巴管—靜脈吻合的危險性太高!
湯姆森雖然能做,但他大多時候都是根據許秋的指導精進手術技藝,不會去做高難度的頸深部。
至于其他人……那就根本沒資格操刀了。
所以包含這類型手術的病人都落到了許秋手中。
“這里的話,淋巴管管徑比其他區域小,而且更加纖薄。
“能做多支吻合的話就做,不做的話隨便縫一兩根就行了。”
許秋說著。
手中的動作也是不急不緩。
所有人都豎起耳朵聽著。
目光則是死死地盯著碩大的監視屏。
這個屏幕一般用于輔助術者進行觀察。
也便于器械護士等明確主刀進行到哪一步,隨時進行配合。
而此時,儼然成為了一個教學器具。
除開有資格占據雙人雙目顯微鏡另一端的湯姆森外。
其余人,此刻都目不轉睛地望著屏幕,隨著許秋一個個手術動作用處,眾人的眼中逐漸被震撼填滿。
哪怕是已經見過了很多次,再次目睹,依然有種嘆為觀止的感覺。
“怎么感覺許醫生的水平又提高了?”
“這縫合術,越發的看不懂了。”
“這可是在頸深部啊!對我來說屬于絕對的雷區了,結果許醫生感覺在這里蹦迪一樣……”
眾人長吁短嘆。
話語中更是帶著濃濃的驚嘆。
而此時,湯姆森內心的震撼更是無以復加。
他做手術,是離不開淋巴管吲哚青綠造影技術的。
這東西就像是導航。
能清晰地顯示出淋巴管的位置,降低術者尋找、分離淋巴管的難度。
但許秋……竟然硬生生靠著豐富的經驗和解剖知識,就這么在血肉模糊中直接揪出了淋巴管!
這合理嗎?!
這一刻,湯姆森感覺自己是剛拿到駕照的路癡司機。
離了導航約等于自戳雙眼。
而許秋……直接起飛!
兩地之間要繞路?
不好意思,一個按鈕直接化身直升機,越過障礙物直達終點!
而且,從許秋手里,湯姆森才見識到了什么才叫做超級顯微縫合。
湯姆森做的,只是提高了精度的顯微縫合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