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向院內申請借用大禮堂。我打算讓神經外科研究所的人員也參與這一場會議。”戴楠突然說道。
許秋自然明白對方的深意。
這是打算讓自己在神經外科露個面,做好打響名聲的第一步。
畢竟,突然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醫生跳出來說發現了“阿爾茨海默病逆轉術”……就算有戴楠撐腰,很多人也會質疑。
當然最關鍵的是……
就算許秋想關起門來搞研究,以臨醫的實力,扛得住嗎?
恐怕整個白云省的神經外科加起來,都不一定能把逆轉機制搞清楚。
“我倒是有幾個想法。”許秋突然說道。
戴楠立馬看了過來。
她很看好許秋。
哪怕如今許秋在神經外科可以說是毫無建樹。
但,對方的創造力,和做手術時天馬行空的想象力,再加上隨機應變的實力,都太珍貴了!
這些都是臨床醫生無比寶貴的財富!
“簡單說說看。”戴楠道。
許秋道:“我這兩天查了不少資料,發現醫學界對大腦‘排毒系統’的認知,并不是說‘大腦從來不排泄廢物’。”
戴楠點頭:“我們認為腦內沒有淋巴系統。但,卻能通過腦脊液清除廢物。”
神經學領域,主流的觀點是,神經系統、腦細胞的廢料被腦脊液帶走,通過蛛網膜粒,進入全身血循環。
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,腦脊液也會從顱骨的各種孔隙中流出。
戴楠顯然也是贊同這一理論的,笑著道:“而因為這些孔隙大多都位于鼻腔附近,最后其實都會被吸收進入鼻粘膜淋巴系統,然后從這里出去,流向頸部的淋巴結!”
說到最后,戴楠的聲音都加重了幾分。
因為這個說法能直接將腦內排毒系統與頸部淋巴直接聯系起來!
戴楠道:“這些分期逆轉的病人,不管是從生物學分期看,還是根據僅基于流體生物標志物的概念分期方案進行判斷,都沒有發生變化。
“也就是說,大腦器質沒有發生改變。
“那么能引起他們分期逆轉的,就只有可能和淋巴系統有關了。”
對待未知,控制變量法是科研領域最有利的武器之一。
既然其他都沒改變,只動了淋巴系統,那要找原因也該是從此下手。
戴楠看向許秋。
她很好奇,短短幾天功夫,對方能有什么新的想法。
“戴教授有沒有嘗試過,從解剖結構入手?”許秋開口道。
“解剖?”
戴楠有些吃驚。
不過也在預料之中。
許秋是典型的外科醫生,遇事不決先開一刀。
從他最擅長的外科解剖入手剖析,倒是很符合他的習慣。
“我做了幾十年手術了,也沒有在任何人的大腦內發現類似淋巴系統的結構。”戴楠苦笑著搖頭道。
她對人類大腦很了解。
各種組織、解剖,不說一清二楚,但也肯定能辨認出來。
要是有類似于淋巴結、淋巴管的結構,早就被她揪出來了。
而且。
戴楠在升任大夏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后,也帶著團隊做過人類大腦的深層研究。
其中就包括細致解剖。
簡單來說……就是細細地切做臊子,一點點、一片片地研究。
哪怕是如此,也沒有找到任何與淋巴系統組織學形態相似的結構!
許秋道:“戴教授研究的腦組織實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