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清雅解鎖了電腦,手已經搭在了鍵盤上,回頭看向周景芝,道:“二姑婆,你說,我寫。”
這是兩人長久以來的默契了。
互聯網興起的時候,周景芝就已經是六十多歲了,早就過了快速適應新鮮事物的年紀。
盡管周景芝學習能力很是不弱,但所有心思都發在醫療法上面了,所以直到如今,對電子設備的運用都不夠熟練。
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事,如今周清雅已經成了她與現代社會接洽的橋梁。
周景芝點了點頭,整理了一下思路,隨后敘述了起來……
這一起案件,其實并不復雜。
只需要解決幾個爭議點,就能立于不敗之地了。
第一個爭議點。
是成為志愿者在先,還是搶肺在先。
另一個,則是……病人的身體狀況沒有達到肺移植的標準,何以能夠換肺?
而解決辦法也很簡單。
前者的話,只要掛靠的科研項目早就已經立項了,而且近期確立了要做肺移植相關實驗,就能證明了。
而或者……
為科研事業的換肺,自然和醫學領域的肺移植不太一樣。
后者,需要符合各種手術指征,確認疾病到了終末期才能獲得換肺資格。
但……科研不同!
為了適應科研工作的需要,志愿者的身體肯定要比常規肺移植病人更好,真要拉一個終末期病人來配合科研,身體根本就扛不住!
只是,思索到此處,周景芝卻突然沉默了。
如果各種程序都齊全,怎么會專門來找自己?
有貓膩?
不過,還未等周景芝繼續細想,樓下的門鈴聲便響了起來。
周清雅隨時按下個“保存”,隨后通過對講主機問道:“哪一位?”
門口的對講機傳來了回訊:“周清雅女士,我是白云省衛健委副主任委員鄧鐵,我和臨海市第一醫院院長霍仲言、臨醫手外科胡主任等人特地來拜訪周老教授!”
是他們?
周清雅有些詫異。
她頓時就有點為難了。
老太太是個時間觀念非常嚴格的人。
她的工作時間,謝絕任何拜訪,別說鄧鐵,就算王修文來了也得打道回府。
而現在,老太太正好開始工作了……怎么可能接見這幾位。
周清雅臉上現出一絲抱歉的表情,就要說明情況。
但這時,老太太的聲音卻突然傳來了:“是誰?”
她抬起眼皮,眸子擴大了幾分。
她聽力并不算好,隨著年齡已經退化了許多,不過依稀聽到了“臨醫”這幾個字眼。
周清雅連忙道:“是白云省衛健委的……”
“我是說臨醫的誰。”老太太打斷對方。
什么省衛健委,她并不在乎。
王修文來了,這會兒也進不了她的門。
周清雅立刻改口:“臨醫的院長霍仲言,還有胡主任。”
……這兩人誰來著?
老太太正要揮手謝客。
周清雅又補充道:“霍院長和胡主任,您住院的時候他們都來探訪過,那個拐杖就是胡主任送過來了。”
這下有印象了。
老太太點點頭,然后說道:“那就感謝他們一句,再送客。”
周清雅并不覺得意外。
現在本來就不是二姑婆的會客時間,能讓老太太多問兩句,都已經很讓周清雅覺得稀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