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這是一門實打實的新技術。
不像是“分期逆轉術”。
是借助于超級顯微設備,在原有的“頸深部吻合術”上偶然間發現的意外療效。
新的左右神經互換,則是完全嶄新的、被許秋協同戴楠等人開創出來的原創技術!
一旦問世,許秋或許將瞬間成為神經領域的大佬。
以后就算他什么都不做,就靠著這一門技術,也能端一輩子的金飯碗。
甚至于過得和斯蒂芬一樣滋潤。
每年只需要全球巡游、每個月做那么一兩臺手術,錢就源源不斷地進賬……
“另外。”
此刻,臺上的邱偉依舊在介紹。
他目光始終盯著許秋。
畢竟這一場會議,本來也是為許秋而辦,是為了讓許秋盡快熟悉項目而舉行。
邱偉繼續說道:“另外我們還發現,左右神經互換術或許不只是可以用于治療類腦卒中后的偏癱患者……
“由于其涉及到大腦半球與運動、感覺中樞的聯系,其中與電信號等密切相關。
“這項技術,或許也可以用于假肢的移植與適應。”
當然,這其實屬于額外的研究成果了。
是在研究“大腦可塑性”的時候,偶然間探索出來的。
利用左右神經互換術的相關原理,就可以改善肌電信號質量,突破傳統肌電假肢控制天花板效應,從而顯著提升假肢的適配與使用效果。
許秋靜靜地聽著。
最后這一段,他只是一聽而過。
畢竟當下的重點是“左右神經互換術”。
在完成這個項目之前,他暫時不會考慮別的。
貪多嚼不爛。
不過他這個想法若是被戴楠、杜崇嵐等人知道,恐怕要被瘋狂翻白眼。
畢竟……
你許秋都涉足急診科、肺移植、心外科、手外科、超級顯微外科、骨科了……還差一個這?
“也就是說,目前有三個技術上的難點尚未確認。
“一,是不知道到底該如何將神經與大腦半球對接。
“二,無法確認該選擇哪一條對接神經。
“三則是……神經愈合太漫長,應該如何確保手術成功。”
許秋總結道。
戴楠聽完,眼睛發亮。
邱偉、張驍等項目組的組長也都是連連點頭。
他們此刻心里是真的服氣。
聽說許秋一夜就看完了資料的時候,他們還以為許秋是在敷衍了事。
這樣的態度,是做不了科研的。
今天上午的會議,其實邱偉等人準備了很多細節上的問題,準備考倒許秋,讓對方能夠靜下心來、尊重這個項目,也尊重他們多年的科研成果。
但沒想到……許秋竟然真的對這個項目了如指掌!
甚至于在技術領域的見解,不輸給項目組的“外科手”張驍。
這就非常讓人震驚了。
剛來組里一天的新人,居然比我們還要專業,就離譜!
而現在,當許秋三兩句話就做出了完整的總結,就算是戴楠此時也有點吃驚了。
這已經不是了解整個項目的情況這么簡單了。
而是熟練掌握,才能深入淺出、鞭辟入里地提煉出這些信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