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三點,算是核心難題!”戴楠肯定地點了點頭。
許秋并不意外。
如何對接,涉及到術式細節。
選擇的對接神經,則關系到手術損傷和術后效果。
而最后的療效,其實也非常復雜!
因為“左右神經互換術”和此前許秋做過的各種改道、神經縫合都不一樣!
之前的神經手術,都是縫起來就行了。
只要技術好,神經跟原來的沒有太大區別。
但——“左右神經互換術”涉及到整個切斷神經,進行重組。
這個過程,就只能等神經自己長出來了。
而正常神經的生長速度,每天大概只會長一毫米左右,甚至于更少。
這意味著……
術后一個月的時間,神經生長才能將手術的吻合口覆蓋。
一到三個月,才能剛剛抵達肩部。
半年左右,可以到肘部。
接著六到九個月到腕部……一年后才能控制手指!
對于手術而言,如果可以的話,自然是術后就知道效果就最好了。
但這臺“左右神經互換術”卻顯然做不到。
想要確認最終療效,恐怕足足要等一年的功夫。
而這段時間,哪怕出問題了,也已經沒法調整了……畢竟神經只能斬斷一次,而交叉互換術也只能做一次!
因此,怎么做手術、用哪一根神經做手術、如何確認手術效果,就成了當下擋在面前的三座大山。
而這三座大山,戴楠等人已經花了好些年,都沒有看到解決的希望。
“不行的話……你就在咱研究所掛個名,未來幾年參加咱們的線上會議就行。我們為你專程開一個線上會議就是了!”戴楠說道。
她自然沒有把許秋那一句“決賽期間順手解決左右神經互換術”當真。
這項技術太難!
如果是許秋來一趟,“順手”就能搞定的,那豈不是顯得他們研究所的人都是庸人?
這可能嗎!
能來此處的,無一不是神經外科領域的精英,各個都有特長與絕活。
大家伙都等著這個項目揚名立萬。
又怎么可能輕易做到!
而對戴楠這番話,許秋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。
他腦子里有很多想法,但此刻已經來不及實踐了。
畢竟再過幾個小時,下午的考核輪次就要開始。
許秋看了眼手表,說道:“戴教授,你們晚上休息嗎?”
戴楠沉默了一下。
這說的是什么話……咱這是正規實驗室,雖然不遵循八小時工作制,但也不是血汗工廠,晚上當然要休息!
而邱偉、張驍等人則是表情一僵。
我靠……許醫生要干什么?
在眾人的目光下,卻聽許秋道:“下午我還有考核,還不清楚具體的考核項目是什么。
“但我打算,等考核結束了,來一趟研究所,你們配合著我做幾個實驗。
“當然,你們如果要休息也沒問題,在實驗室留幾個工作人員,另外動物實驗室那邊也記得給我留個門。”
大夏神經外科研究所這邊有配套的各種設施。
實驗室內,甚至還有實驗猴、實驗狗,而且還是幾萬霉元的高端貨,比白云省的省院都要奢侈得多。
聽到這番話,戴楠的瞳孔當即瞪大了幾分,壓著嗓子,驚愕地問道:“你想干什么……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