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聽邱偉語氣振奮地道:“目前,國際上其他治療偏癱的方法,預估的有效率只有百分之二左右。
“甚至于很多還不到這個指標。能不能治好,根本就是碰運氣。
“但……經過我們的研究,頸七神經左右互換術的治療有效率,很有可能超過百分之二十,甚至于能上談到百分之三十左右!”
這個數據一出,戴楠臉上的喜悅也是藏不住了。
而張驍等人更是震撼不已。
一直以來,腦卒中等疾病導致的偏癱都是一個大難題。
而對此,基本上沒有什么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現有的各種方案,說是治療,更像是在碰運氣。
而在科研領域,只要能把有效率提升百分之一,其實就已經算是重大的突破了。
然而……左右神經互換術,竟然直接把有效率翻了十倍!
如果采取這種手術,手術有效率居然能超過百分之二十!
這可以說是開天辟地一般的成果了。
……
而此時,房間內已經徹底安靜了下來。
誰也沒有想到,許秋僅僅通過一場手術,就直接確定了“頸七神經”為手術核心的思路。
原本,擺在左右神經互換術面前的有三座大山。
一是如何做手術。
二是,用哪一根神經做手術。
最后則是怎么確定手術效果。
但如今,其中兩項迎刃而解!
手術效果……完全可以借助神經再生誘導裝置輔助!
這足以將用月來計算的恢復期,提升至一兩周。
甚至于,如果配合上許秋那超級顯微級別的神經束膜縫合,術后就可以查看效果!
而現在唯一的問題……就是手術的具體措施了。
但……
許秋已經在實驗猴身上進行了一輪手術。
只要繼續深化手術細節,用在人身上,或許只是時間問題!
這一刻,戴楠等人心里的喜悅已經抑制不住了。
他們是第一次看到,左右神經互換術的手術環節總算有了真正的進展。
而且似乎距離臨床只有一步而已。
“這么看來,或許今年之內,我們就能完成左右神經互換術了!”此時,戴楠也忍不住驚嘆起來。
她請許秋,只是希望對方擔任項目組的外科手。
因為不管是她這位“大夏神經第一刀”,還是傾力培養的年輕外科手張驍,在左右神經互換術面前,都有些稚嫩了。
然而如今,許秋不僅在技術層面做得更好。
甚至于以一己之力,就將困擾項目組許久的三個大麻煩一一解決!
這一刻,戴楠突然有點后悔了。
后悔怎么沒早點發現許秋!
如果早些年就將許秋吸納進組中,說不定左右神經互換術都已經在臨床落地生根,變成一項全新的技術了!
而邱偉等人內心的震撼則更深。
許秋不過來了幾天而已。
而且,他們就是隨口提了一句“經顱電刺激”,雖然很多人都意識到這一成果可能在骨科有所應用……
但誰知道,許秋隨手就拿來用了,直接就拿到了骨科大賽創新設計第一名,接近滿分。
順便把左右互換術中的“神經恢復困難”的痛點給解決了!
這種對信息的整合與總結能力……
甚至還能即刻化用,與自身已掌握的知識,碰撞出更多成果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