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手術的目的,是測試頸七神經是否適合進行手術。
而今天……
則是試圖用對待人類的方式,對實驗猴進行手術!
而人類手術,最重要的一點就是……開刀是為了治療,而不是為了做研究。
切開、切除,最后還得縫合,病人必須能醒過來。
“活著”才是人類手術的最大關鍵!
因而,此時許秋的刀法,更加細致,也更加謹慎。
手術臺旁。
實驗猴已經麻醉完畢。
許秋趁著這個間歇講解著:“人類手術的話,需要進行嚴格的神經電生理評估。比如進行術中神經檢測、混合神經動作電位檢測……刺激頻率1hz,強度0.5-20ma,根據病人的基礎情況來決定。
“當然,還得提前利用高頻超聲等手段標記神經走形,以及進行3dct神經成像……”
聽著許秋的話語,戴楠等人都愣住了。
為什么……說的如此煞有其事。
感覺好像許秋不是在開創一臺嶄新的術式,而是在講課!
這太夸張了!
不過這時,張驍卻有點納悶了,道:“但是許醫生……你說要用3dct神經成像這些來著,但你好像沒有這么做?”
這話一出,不少人看向了許秋。
的確。
許秋說的很多種影像學定位的手段,還有各種保險措施,他絲毫都沒有用上。
而這時,許秋平淡的聲音響起:“因為沒必要。”
“沒……沒必要?!”張曉瞳孔驟然收縮。
戴楠卻是立馬明白了許秋的意思。
她嘆了口氣,解釋道:“對于許秋來說沒必要。他能輕松地完成定位,因此不需要利用額外的保險手段,但我們……都不行!”
對,不是你們不行,而是“我們”都不行。
即便是戴楠,捫心自問,她也很難做到這一點!
但這一切,對許秋來說似乎并不成問題。
或許也是因為這扎實的基本功,如今能給出左右神經互換術明確解答的,才會只有許秋一人。
……
而在眾人還在為許秋那三個字時,此刻,許秋已經開始了健側頸七神經的解剖。
這臺手術,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需要動腦袋!
它采取鎖骨上入路,從此處平行鎖骨上兩厘米左右,開出一道8cm的口子。
這是許秋經過評估后,判斷的最佳平衡長度。
再短的話,即便是他操刀,進行后續的神經互換操作時,也會覺得束手束腳。
但如果長了……那就是增加無謂的損傷了。
“這道切口,不要盲目迷信于記住數據,要根據解剖標志來……記住,利用前斜角肌表面定位神經根!”
許秋開刀的同時還在解說著。
而眨眼間,一道漂亮的切口就出現了。
許秋幾乎沒有費什么力氣,就找出了一根神經。
隨后,nim-response3.0系統上陣。
調整至2hz,0.1ms脈寬。
刺激這根神經后,胸大肌、背闊肌都發生了收縮。
這一幕,讓眾人心中一驚。
草……
真就隨手一抓,直接揪出了頸七神經!
此刻他們才深刻理解許秋那句話。
難怪說沒必要……許醫生對神經這一塊的了解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了,的確沒必要再借助各種定位手段。
而且,這完全學不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