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,最終還有一場動物神經吻合的實操考核。
這也是模擬手術操作。
只有筆試、臨床能力都全部過關的人,才有資格入選飛刀名單。
這其實也無可非議。
如今左右神經互換術引起的轟動太大,術式本身也太重要。
尤其是前往臨醫親自跟許秋學習的機會,更是只有那么寥寥幾十個而已。
對比全國乃至于全球的頂尖神經外科醫生來說,是遠遠不夠的。
因而選拔出一批最頂尖、最適合做互換術的醫者,才是效率最高的選擇。
……
此時,眾人都安靜了下來,不敢打擾許秋。
賴光圳此時也是默默地戴上了眼罩,免得不小心窺見考題。
畢竟從原則上來講,他其實也是飛刀候選參賽者。
本來憑借著戴楠這一層關系,賴光圳肯定是不需要考核的。
然而……范鑫等人都是走考核通道進來的。
而且讓賴光圳參與飛刀,更重要的是給王修文釋放“協和支持許秋”的信號,他自然也只能按著流程走。
說實話,這會兒賴光圳還是有點心慌的。
如果是其他人出題,他絲毫不擔心。
好歹自己也是頂尖的神外顯微外科手,左右神經互換術算是對口的,考核題目再怎么千變萬化,也難不倒他。
但……
面對許秋,賴光圳是真有點慌。
這位可是經常把各種考試拉到滿分的變態。
在他眼里,估計就算是院士常微罹出的題目,也就是普普通通的水平。
真要讓許秋來出題……賴光圳擔心對方直接把院士都給考倒。
“還好,是排名性考試。
“我再怎么樣,也不至于掉到二十名開外。”
賴光圳心里說著。
此時他突然隱隱有些期待起來。
自己和范鑫、林柏舟等人,到底誰的神外水平更高?
醫生之間,其實很難真正分出一個高下。
尤其是像他們這種,在不同地區、不同細分領域的頂尖醫生。
而現在,剛好就提供了這么一個機會。
誰能拿更高分,顯然就是神外水平更全面的一個!
想到這,賴光圳突然覺得這場考核有意思了。
而不知不覺,在各種想法不斷蹦出后,賴光圳逐漸睡熟了。
等被周圍的動靜驚醒時,已然落地安溪市。
臨海市并沒有建機場,因而想要去臨醫,必須中轉落地省會安溪市,隨后再花兩三個小時,才能抵達臨醫。
一下飛機,杜崇嵐就忍不住感慨道:“還是得跟臨海市那邊交涉一下,這臨醫都有肺移植資質了,不安排一個機場說不過去了。”
有機場和沒機場,是兩個概念。
比如現在,不管是從哪兒空運過來的器官,都需要兩三個小時后才能送到臨醫。
而且轉運過程中,環境等可能發生變化,導致出現不可預知的意外。
但,如果臨海市就有自己的機場,器官落地就能直通臨醫,不管是速度還是轉運的可靠性,都會上升一個大臺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