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人都看向許秋。
許秋此時沒心思說話。
超級顯微縫合過程中,即便是稍微粗重的呼吸都可能引起致命的顫動。
因而此時他所有注意力都在縫合獨立淋巴管上。
早在驗證“阿爾茨海默病分期逆轉術”時,許秋就已經擁有了零點零一毫米的操作極限,已然在毛細淋巴管上進行過縫合。
因而此刻縫接獨立淋巴管,于他而言沒有多大難度。
只是數分鐘的功夫,一條條破裂的淋巴管就被修復。
而許秋也在這時給出了答案:“淋巴回流不暢會導致神經水腫,擠壓軸突的生長空間,甚至可能形成‘纖維化疤痕’,阻礙再生。
“且,若是不重建淋巴管,術后三到六個月就可能出現繼發性神經卡壓。”
這話一出,賴光圳等人第一反應就是懷疑。
傳統觀點一直認為,神經再生僅依靠血供,幾乎沒有考慮過淋巴系統。
如頸七神經移位術,修神經、接血管,卻不會有醫生注意到獨立淋巴系統。
一直以來,臨床就是這么執行的。
許秋這般做法,若是真能帶來更低的并發癥發生率、更快的神經再生速度,那就不只是對這一臺手術管用了,而是會徹底改變整個神外領域的手術思路。
……
而完成淋巴縫合后,許秋終于開始了收尾工作。
花費四十二分鐘,這臺教學手術正式結束。
不過,這對擁有大師級手術的許秋而言,只能算是偏慢了。
當初給彭月嬌做手術時,許秋估計自己的水平可能就只有專家級。
也就用了不到一小時。
而現在,大師級之后,時間也沒有快上多少。
主要是因為此次許秋除了做手術,還要兼職講解。
且特意放慢了手術速度,以免其余人的眼睛跟不上。
然而這個時間,已經讓賴光圳等人都無比震驚。
常規的頸七互換術,做兩三個小時都是常態。
然而許秋的速度,又何止是將時間縮短至原來的一半……這都快達到其他醫生四分之一的手術時間了!
“這就是許醫生要給我們看的手術?”
“之前的技術就已經很夸張了,現在只能用離譜來形容!”
“難不成許醫生在協和的時候還有點緊張,回到臨醫之后就解開封印了?”
此時,眾人都不免驚嘆起來。
不過也僅此而已了。
許秋展示出來的技術過于高端。
不管是束膜縫合、電生理定位,抑或是或許的周圍神經獨立淋巴系統的修復,距離他們都太遠了。
僅僅是一個束膜縫合,就足以將九成九的神外醫生給卡下去。
而更難的頸七周圍淋巴修復,在場的,恐怕也只有賴光圳、范鑫等少數幾人能做到。
因而。
這臺手術,更像是一場炫技。
是展示手術上限的教科書病例。
然而就當眾人這么想的時候,許秋的下一句話,卻讓眾人一下子豎起了耳朵,臉上也出現了驚喜交加的神色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