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頸七神經交叉移位術技術報告:治療機制、顯微操作與臨床轉化路徑》與此同時,大夏神經外科研究所、協和官網,都公布了這個消息。
當然,這兩家機構只是提供了一個跳轉至臨醫的連接。
等于是免費為臨醫引了一波流。
不過……
以頸七互換術的重要性,實際上引流不引流的根本無所謂了。
它更主要的作用,在于戴楠用神外研究所、協和給臨醫站臺。
相當于一個官方認證。
而很快,一波又一波神外醫生涌入了臨醫的官網。
魔都。
瑞金醫院,神外手術電梯口。
陸啟山站在原地,目送著副主任帶走手術病人,隨著電梯門緩緩關閉,他許久都沒能回過神來。
這是這個月第七次被組內的副主任取消手術助手的資格。
連觀摩都不行。
理由是,“監護室還有十二個病人等著寫病歷”。
十二個很多嗎?
寫得快的話,四五個小時就能搞定。
但,十二個寫完,副主任又有十二個要寫。
有時候陸啟山會懷疑,自己拼了命地從農村考出來,從小鎮做題家變成頂尖醫院瑞金的住院醫,究竟有沒有意義。
魔都本地,和自己同一屆的醫生,早已經開始在副主任的帶領下做手術了。
而自己,現在連觀摩手術的機會都很少。
大多數時間,都耗費在寫病歷、幫主任拿快遞取外賣、幫主任的vip病人去藥房取藥、以及幫魔都本地的二代醫生寫病歷拿外賣……
這樣的日子,真的算是“改變了命運”嗎?
不過,這樣的情緒只持續了十幾秒鐘。
片刻后,陸啟山又重新咧起嘴,往辦公室趕去……興許自己把病歷寫得又快又好的一天,就能讓副主任看到自己的能力。
只要再刻苦一點,多吃點苦,總有一天上級會看不下去,給自己一個機會。
而就在他等電梯的時候,無意識滑動手機屏幕時卻看到了特別關注的“臨海一院”公眾號發布了新通知。
他趕緊點進去一看。
片刻后,瞳孔一縮。
叮!
電梯門一打開,陸啟山便如脫韁野馬一般,沖回了自己的工位。
一路上,同事和護士們異樣的目光都沒能讓他有絲毫分神。
剛一坐下,陸啟山立馬將臨醫發布的《技術要點》文檔打印了出來。
嘩啦——《技術要點》全文一萬多字,打印出來差不多有二三十張。
而聽到打印機的聲音,辦公室內有主治醫生皺起了眉頭,道:“那個誰,主任讓你印東西?”
陸啟山忙道:“不是,是我自己的文件。”
“自己的文件就去外面打印——咔咔咔的影響我休息。”主治不滿地道。
陸啟山回以一個歉意的笑容。
并沒有解釋打印機的紙張是他花錢買的。
以及前一分鐘,另一位醫生才給自己的兒子打印完一小本小學奧數資料。
打印完畢后,陸啟山就呈著文件回到了位置上。
隨后翻開第一頁。
摩挲著這還殘留著打印機余溫的文件,陸啟山心情激動。
“許醫生說,他會公布詳細的《技術要點》……
“究竟是又一個專家沽名釣譽的托詞,還是真的傾囊相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