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管方具瞻自己是神經外科的外籍院士,但,論技術,霍普金斯醫院里面還是有不少人比方具瞻更強。
結果,戴楠居然認為許秋十拿九穩?
也不知道到底是自信,還是完全不了解霍普金斯在神經外科領域的地位了。
……
而此時,大夏臨海一院這邊,申昆侖已經張羅著組織起了“頸七互換術飛刀隊伍”。
雖然人已經招進來了,但難保王修文再搞什么騷操作。
為免落下把柄,因此即便是如今,他們也沒有恢復名義上飛刀實則進修的真實說法。
初期的飛刀計劃是,賴光圳等人先夯實基礎。
也即跟著《技術要點》,進行顯微外科訓練,并且根據手術錄像復盤學習鎖骨上下聯合入路解剖層次、頸七神經根定位與游離技巧、神經移植體切取技術等等……
當然,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每隔一到兩天安排的一場教學手術。
這也是許秋僅憑臨醫的教學能力,就敢收二十位頂尖神外專家過來進修的核心原因。
其他地方,哪怕是協和,進修制度再完善,也沒條件讓人頻繁接觸教學手術。
畢竟,能做教學手術的基本上都是大佬,而大佬沒有這個精力。
然而能讓人最快掌握新術式的,恰恰就是親自觀摩教學手術。
而許秋就能提供這樣的條件。
雖然臨醫教學資源落后,但,因為首批進修人員都是專家,且有許秋密集的教學手術打輔助,他們的掌握速度會相當之快。
此時此刻,許秋剛剛結束一輪有關“健側頸七神經根分離長度與張力的把控”的講解。
他正打算前往胸外科。
畢竟昨天宋成堂就來了,自己一直沒去正式跟人見個面。
好歹也是杜崇嵐這個級別的專家,專程來拜訪,怎么說也不能忽視了。
而且更讓許秋在意的是。
據說杜崇嵐和宋成堂合不來,讓這兩人待在一個科室,不知道夾在其中的楊新年此刻感覺如何……
不過還在電梯里時,許秋就接到了戴楠的電話。
“戴教授?”
戴楠迅速地將情況概括了一遍。
最后道:“總之,現在他們打算比拼技術,通過最終的手術效果,來確認術式的歸屬權。”
許秋皺了皺眉。
他倒是沒想到,頸七互換術在走向全球的路上,居然還能碰到這檔子事兒?
他問道:“必須去?”
戴楠一聽這話,以為許秋是擔心其他,立刻道:“要比技術,我不相信霍普金斯醫院那邊有人能勝過你。
“而如今頸七互換術已經趨于完美,現階段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優化的地方了。
“即便霍普金斯醫院是神經外科的王牌,他們憑借各種先進技術或許可以迅速上手這門技術,但想要和你比手術效果,那就是招笑了。”
不只是方具瞻。
整個霍普金斯醫院,包括保羅、霉醫研究院等人,都嚴重低估了許秋這“頸七互換術集大成者”這幾個字的含金量。
若真有人以為,僅憑一點先進設備就能超過許秋,那才是笑話!
就像是,給小學生一個超級計算機,任何計算都可以瞬間得出,做高數題就能快得過數學系教授了?
他懂高數嗎?
“而且,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。”
戴楠繼續說道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