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誰也沒有想到,沃森的術后,跟許秋的差距,甚至比手術對比還要夸張!
不過此時,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神經水腫負擔和傳導速度上了。
這關乎到淋巴管修復有無意義。
“沃森教授的指標相當離譜了,水腫只有12%,而速度更是只減少47%……這就是放眼全球,在神經外科的成熟手術中,也算是極為出色的數據!”
“的確驚人,水腫的理論最佳指標就是10%,而速度,能控制到30%就是極限了。這頸七互換術本就是新術式,沃森教授能做到這一步,簡直離譜。”
“基本上沒什么超越空間了。”
“差不多到了極限,還怎么做得更好?淋巴修復術就算有空,恐怕作用也很有限!”
眾人的目光都看向申昆侖。
此刻,對方的手里就攥著二號病人的指標。
只不過,顯然這位臨醫主任不打算公開。
是結果太差,不愿接受。
還是說結果實在是太驚人,擔心沃森不相信,所以讓沃森自己來?
此時,所有人都無比好奇。
不過就在這時,他們突然看到沃森的動作突然頓住了。
正在進行檢測的沃森,臉上的笑容瞬間就凝固,整個人仿佛是被定身一般。
而申昆侖的聲音也隨之響起:“看來你已經得出結論了,是你來宣布,還是我來公布許秋醫生的術后兩項指標?”
這話落下,久久沒有得到沃森的回應。
見狀,申昆侖也懶得繼續等了,他宣布道:“二號病人,神經水腫幅度,4%。已然突破神外領域10%的理論極限。
“以及神經傳導速度,僅僅是下降了23%,同樣遠遠低于30%的理論值!”
這兩個數字一出,直播間所有的神經外科醫生都沸騰了!
如果說,許秋只是略勝于沃森,那說明不了什么。
反而代表,淋巴管修復可有可無。
但此刻,意義就完全不同了。
不修復淋巴管,水腫理論值是10%,傳導速度下降30%。
但修復之后……水腫幅度竟然能下探到4%。
而傳導速度同樣也突破了極限,來到了23%的程度!
這哪里像是做了一個頸七互換術。
就是簡簡單單做個神經繞行,指標也不可能比許秋好了!
此時此刻,眾人終于明白許秋的病人術后當天就寫字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了。
能把術后的傳導速度壓低到23%,這種手術效果,別說寫字了,改天給彈個《野蜂飛舞》也不奇怪!
……
接下來的數據對比,沃森已經完全變成了提線木偶。
幾乎任由申昆侖統計。
不過,為了防止沃森回去后搞什么幺蛾子,申昆侖強制要求沃森團隊派人來一同進行檢測。
而很快,各種完全指標對比也出來了。
術后肌肉力量、cmap波幅等連續變量等等,都通過表格一一列舉出。
而隨著直觀的對比出現,許秋的頸七互換術,對沃森簡直實現了全方面的碾壓。
沒有任何一項,沃森能取得哪怕一丁點優勢。
而最終的手術評分。
沃森堪堪拿到了78分的成績。
而許秋在同等的評定標準下則是砍下了97分!
這兩者的差距,已經不是一星半點。
根本就是兩個層次的術式,兩個等級的術者!
而看到最終的成績,沃森愕然地瞪大了眼睛,表情更是徹底呆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