溝通,始終是不同國家的人之間交流的第一問題。
像全霉神外年會,官方規定必須用英文。
事實上,幾乎所有的國際會議,其他語言可能沒有,但絕對不會差了英文。
但來到大夏的地盤上,再用英文的話,那何必辦一個大夏年會?
不過問題在于……
國內醫生還好說,很多國外來的醫生,他們都習慣了使用英語,這時候突然規定必須用中文,恐怕這大夏年會就開不下去了。
畢竟他們不可能在一個月內學會中文。
唯一的辦法,可能就是允許使用英文,但國內醫生則繼續使用中文。
許秋想了想,隨后道:“語言的話,倒是沒必要卡得太死。中英文無關緊要,重點是項目本身。”
聞言,戴楠倒是有些慚愧了,道:“我心胸有些狹小了。”
語言的確不是關鍵。
最終的學術成果,才是重中之重。
正當戴楠自省的時候,卻聽到許秋再次開口了:“所以直接放開語言限制,不局限于中文英文,各國的科研者都可以用自己的母語展示自己的成果。”
等等……
戴楠人突然有點暈。
不必把語言卡得太死倒是沒問題,但你怎么直接就完全不管了!
沒有官方語言,那整個年會的溝通難度都會變得極大,這樣還能保障年會順利進行嗎?
但,許秋卻并不這么認為。
學術會議,和其他國際性會議不同。
許多國際性會議,注重的是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接洽。
所以必須保證每一句話都沒有歧義。
以免引起雙方的誤會。
但,學術會議卻不同。
它更像是老師授課。
聽眾只需要接受“老師”的觀點就行了。
至于語言不通?
完全可以讓翻譯來替代。
本身也不追求即時溝通,而是更滯后的“學習”,因而即便各國都使用自己的母語,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當然,許秋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。
如今的大夏年會,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太少了。
僅僅是一個頸七互換術,撐場面可以,但還不夠。
大夏年會剛起步,需要拿出更多全霉神外年會沒有的東西,才有可能迅速立足。
而語言,正是其中之一。
既然全霉神外年會強制全部用英文。
那大夏年會反其道而行之……任何母語都可以,但必須自帶翻譯,滿足中文、英文的翻譯。
不要求能達到同聲傳譯的級別,至少要將項目清晰明了地轉達出來。
“的確,語言對于學術性會議來說,并不如一般的國際會議重要……”戴楠此時也幡然醒悟。
她已經習慣各種國際學術會議都強制要求使用英文。
一時間沒有轉過彎來。
然而事實上,這根本就是霉醫研究院在逐步規訓整個醫療行業。
既然大夏神外年會已經開辦,那就沒必要再按照對方的規則來。
干脆就徹底推翻,讓各國都有機會把母語帶上世界舞臺。
當然……前提是大夏年會有機會走向世界。
而說到這里,戴楠突然想起了一個關鍵問題,她臉上不禁浮現出一絲笑容:“要說跟全霉神外年會對標……我們擁有一個對方不可能做到的優勢……這也是我們最大的殺手锏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