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什么玩笑。
satinsky鉗、bookwalter牽開器……各種頂尖的器械在旁邊候著呢,幾萬美元的東西你不用,拿一美元一大把的東西來代替?
但他們很快就笑不出來了。
因為當橡皮筋落入威爾斯手中,熟練地纏繞了幾圈,隨后血管以一種極其刁鉆的方式完成了牽拉。
并且相比其他頂尖設備,橡皮筋的存在感非常低。
幾乎不遮擋視野。
而且不像是其他設備,拆除也需要廢時間。
橡皮筋的話,直接剪斷就行了!
這一刻,科爾頓和艾弗里臉上的笑容凝固了。
他們驚恐地望著這一幕,心里頭突然開始打鼓……
盡管只是一個小細節。
但此時,他們總算意識到這臺手術的不同尋常。
或許,這次觀摩也會顛覆他們對嗜鉻細胞瘤切除術的認知!
“血管阻斷帶。”
威爾斯的速度很快。
牽拉血管完成后,他就在下腔靜脈遠心端合適的位置套上了血管阻斷帶。
這一步,可以防止分離過程中的大出血。
往日的嗜鉻細胞瘤切除,大出血幾率很高,一旦出現,基本上就是手忙腳亂,手術團隊、搶救團隊都會嚇個半死。
但在此處進行阻斷,一旦出血,就能夠直接利用血管阻斷帶阻斷遠端下腔靜脈血液回流,完成瞬間的控制,給后續搶救留出余地。
咕嚕。
意識到這一細節的用處,科爾頓和艾弗里對視一眼,都是驚愕不已。
此刻,他們突然有點懷疑自己一直以來對這臺手術的理解了。
……
二十分鐘的時間,腹膜后入路就已經建立完畢。
接下來就到了最關鍵的第二階段。
也即ivc分離。
“控制近端。”
威爾斯開口。
說話間,卡特已經取來了血管鉗,在肝后裸區置入,將ivc血管部分阻斷。
而同一時間,威爾斯縱行切開了ivc前鞘2cm左右的地方,成功建立血管外膜下平面。
“腫瘤-靜脈分離。”
到這一個步驟,威爾斯放下了此前的手術器械。
他挪了個位置,將眼睛對準了雙人雙目顯微鏡。
手里的器械也換成了配套的顯微手術設備。
威爾斯手持debakey顯微剝離子,開始了鈍銳結合分離。
鏡下,滋養血管被威爾斯一一阻斷。
小于兩毫米的滋養血管,hem-o-lok夾閉后離斷。
大于兩毫米的血管,則要復雜很多,必須利用6-0prolene線縫扎,而且做的是水平褥式縫合。
如果是以前的威爾斯,可能還真不一定能駕馭。
但好在跟從許秋學習期間,他也在學了不少精密縫合的基礎技術,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。
盡管如此,威爾斯的動作依舊很慢。
這已經是二次手術。
對于血流動力學的管理必須極其嚴密。
此時,硝普鈉微泵仍然隨時備用。
而且每分離1cm腫瘤-ivc界面,威爾斯都會暫停三分鐘,查看血壓波動。
一旦發現任何異常,威爾斯都得做好最壞的打算。
盡管滋養血管已經被威爾斯處置完畢,發生大出血、以及引起兒茶酚胺風暴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