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番話說完,眾人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下來。
說一千道一萬,還是自家人有設備更令人安心。
畢竟,天壇醫院就是個教訓。
他們基于西門子7tmri的全腦血管數字孿生系統,如今就面臨無設備可用的尷尬境遇……
不過好在,寧氏集團手里起碼有了0.3mm的超顯微設備。
而想到此處,眾人的腦海中又不自覺地浮現出許秋的身影。
他們很清楚,寧氏集團能和湯姆森合作,同樣也是許秋促成的……
“又是許秋醫生……”
“許秋醫生真的是無處不在。頸七互換術是他開創的,所有權是他保下來的,年會是他提出的,回過頭來一看,甚至連超級顯微設備都給咱準備好了!”
這一刻,眾人有種滿滿的安全感。
有這種大佬在,什么都不必考慮,就大步往前走就行了!
戴楠此時心里也有同樣的感覺。
若是沒有許秋,頸七互換術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落地。
即便是落地,恐怕也沒有今日這種席卷之勢。
更別提是成為一項全球領先的技術,甚至于直接讓大夏開辦首屆年會,擁有了掌握世界神經外科話語權的機會了!
念及此,戴楠在心里默默地給許秋又抬了一分。
除開邱偉張驍等科研人員,他們二人的功勞占比,由六-四,默默地變成了七三。
戴楠三。
“繼續。”
回過神來,戴楠重新把注意力放回了會議上。
如今許秋事務纏身,她就要擔起主要責任,盡可能讓頸七互換術拿到更高的獎項了!
“技術進步獎要看的其中一個數據,就是臨床效果。”戴楠說道。
而這需要足夠的病例作為支撐。
當下,頸七互換術絕大部分病例都是許秋完成的。
因而現階段主要是匯總這些病人的預后指標。
戴楠:“尤其是彭月嬌,她作為首個頸七互換術病人,術后的各項指標都要格外關注!”
說到此處,張驍突然舉了舉手。
戴楠看了過去:“什么事情?”
張驍道:“彭月嬌的肌力恢復得都不錯,但,這幾天大小便不規律了,而且摔倒了好幾次。得虧有護工看著,給扶住了。”
聽到這話,戴楠表情立馬警惕了起來。
排便不規律,原因就太多了。
而摔倒的原因相對就比較單一……肌無力?還是神經、關節出了問題?
“會不會和沒有做淋巴修復有關?”張驍猜測道。
她很清楚,做首例頸七互換術時,許秋的術式盡管已經極其成熟了,但那要看跟誰比。
和一般的新術式比,可以用完美形容。
但,許秋回到臨醫之后重新拿出來的頸七互換術,就跟從高分試卷直接變成了滿分一樣……
以至于,哪怕之前可以說預后極其出色的彭月嬌,都顯得很是遜色了。
而其中最關鍵的一環,大概就是沒有做淋巴修復了。
戴楠心里也沒個準信,不過出于對許秋的信任,還是搖了搖頭,道:“不太可能。
“許秋雖然沒有做淋巴修復,但淋巴管受損的最主要問題是淋巴回流不暢、瘢痕增生以及麻痹等……
“而在我們嚴密的監視下,彭月嬌并無類似表現,淋巴受損癥狀很是輕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