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沒有想到這一茬。
順著鄧鐵的話聯想到后果,文院長臉都白了很多。
好在,霍院長這時候出來打圓場道:“就帶個兩三箱吧,嘗嘗味道就可以了,改天我們來白嶼市再吃個飽。”
聽到這句話,文院長的總算是松了口氣。
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,道:“怪我,我沒想這么多……話說回來,這搞行政的真是如履薄冰……”
說話間,文院長還偷瞄了鄧鐵幾眼。
鄧鐵人有點懵。
不是,我都特地點醒你了,結果怎么還用這種哀怨的眼神看我?
他王修文做這種事情,關我鄧鐵什么事?
最終,許秋一行人只要了三箱黃花蟹。
返程的路上。
霍仲言回想起十幾分鐘前的情況,不禁贊嘆道:“這文院長也算是個好院長,未來三院的發展不會太差。”
鄧鐵深以為然,點了點頭。
在己方明確表示只要三箱黃花蟹后,面對滿車廂的海蟹,文院長沒有讓司機運回去,或者是用其他方法處理掉。
而是索性留了下來,發給了自家的醫生。
這種院長已經很少見了。
許秋也微微頷首。
至少這兩次白嶼市之行,他就看到了兩個極端。
相比于那認不清自己定位的白嶼市中心醫院,三院這邊就太明白應該用什么姿態面對這次的合作了。
“許秋,這黃花蟹直接送到你家,還是送去食堂?”
聊了一陣,霍仲言突然問道。
這三箱海蟹都很鮮活,但肯定放不了太久。
要么許秋帶走,要么就直接送到食堂,幫許秋處理好了再送過來。
作為如今臨醫的大腿,這點無傷大雅的小特權還是有的。
許秋想了想,道:“就當今天晚上的加餐了。”
霍仲言立馬明白過來,笑呵呵地點頭,然后就去安排了。
當晚,許秋回到臨醫的辦公室,先處理了一些重要的事情。
離開的幾天,他只是沒有在臨醫做手術,但各種大事還是會向他匯報的。
比如神經外科領域,戴楠準備向上面申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,而關于申報書的手術細節方面,就需要許秋補充各種細節。
畢竟技術層面,許秋無人可替代。
同時,隨著大夏神外年會迫近,天都市那邊也開始了各種布置。
這就相當繁瑣了。
從無到有的世界性會議,哪怕如今大夏神外年會的知名度還沒有打響,但既然是對標霉國年會,就必須用頂尖全球會議的眼光去對待。
因而,從學術到技術,從后勤到前臺的各種流程安排,戴楠幾乎都是一手操辦。
其中光是篩選合格的科研項目,就能耗費掉一大半精力。
另外,還需要一系列的病例展廳,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——確認參會人員。
如果有可能的話,戴楠自然是希望把國內外頂級醫院的神經外科主任、教授,都喊過來。
畢竟會議的含金量,和參會人員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關系。
含金量高,參會人員越重磅。
同樣,參會人員越重磅,也說明年會含金量越高。
不過讓戴楠頗為頭疼的是……業內的頂尖教授,幾乎都被霉國神外年會給囊括了,不可能放下霉醫研究院主辦的會議不來,轉而跑來大夏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