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視線下移。
最終落在頸七術區。
這場考核,本就不是簡簡單單能把頸七互換術的流程背下來就行了。
想要獨立開刀,就得在掌握術式的前提下,有余力應對各種突發情況。
而這場手術準備的,就是瘢痕區粘連區頸七神經根分離。
以及伴行血管變異應急處理。
“這兩個術中突發事項,處理難度都算是中等偏下的……而且臨床上也常見,能應對的話,獨立開刀基本上就不成問題了。”
范鑫心里琢磨道。
這個考題不算刁鉆,看來許醫生還是留手了。
不過,等看到術區時,他還是愣了一下。
“竟然這么巧妙?”
假人模型原本就是堪堪模擬病人的情況而已。
事實上,不管是皮膚觸感,還是內部解剖結構,都和真人有極大差距。
但……此刻隨著頸七術區被他開辟出來,下方的結構顯露在眼前,范鑫也看到了假人模型的獨特設計。
一團團硅膠材質的物質模擬致密瘢痕與纖維化,包繞在頸七神經根附近。
鎖骨下靜脈發出的細小分支、深部集合淋巴管,也都采用了不同的結構替代。
這種模擬假人沒有哪家有。
畢竟頸七互換術也才誕生沒多久而已,自然不可能有專為這臺術式考核用的假人。
因此很明顯,這都是許秋做出的設計。
這讓范鑫內心更是吃驚。
手術做得好也就算了,結果在醫械領域竟然還有如此巧思妙想?
短暫的吃驚后,范鑫也不再耽誤時間,拿起了手術刀。
這場頸七互換術的考核,核心的目標其實就三個。
一、無損傷分離瘢痕包裹的頸七神經根。
二、處理變異靜脈分支。
三則是修復淋巴管并且控制滲漏。
“亞甲藍凝膠……”
范鑫開始了定位。
注射亞甲藍后,瘢痕呈現出深藍色。
與神經外膜區分開來。
隨后,規劃好剝離路徑后,范鑫正式開始了手術。
……
此時,大禮堂觀眾席上,眾人也盯著前方的巨大屏幕。
除開許秋面前的電腦有監控畫面外,大禮堂的大屏幕也沒有浪費,劃分出了二十五個格子,每一個格子都是一個正在考核的教授。
會場內鴉雀無聲。
平日里,他們很多人,觀摩一臺外省專家的飛刀就已經是燒高香了。
如今在做手術的,最次多是國家級權威教授。
甚至還有賴光圳、范鑫等在神經外科領域赫赫有名的頂尖醫生。
而且,一次就是二十五個!
不對……準確來說應該是二十個,畢竟申昆侖這五個臨醫醫生不算在內。
“教授和教授、教授和普通醫生之間差距還是很大的。”
前排的座位上,莫雷蒂盯著手術考核畫面,悠悠地說道。
前一句,指的是第一梯隊的賴光圳范鑫等人,與第二梯隊的其他教授。
至于后一句,自然就是二十人中最菜教授,和申昆侖的對比了。
許秋微微點頭,沒有否認這一點。
申昆侖的水平本來就只是能坐鎮曾經的臨醫神外科而已。
許秋把整個臨醫帶到了不屬于它的層次,其中客觀差距,也不是他多給自家醫生開小灶就能彌補的。
“不過這些都不重要。你們臨醫的頸七互換術哪怕后繼無人,地位也無人能動搖。”莫雷蒂卻看得很清楚,說道。
有許秋在,就等于擁有了最高保障。
哪怕協和之內人人能做頸七互換術,但誰能做得比許秋更出色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