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久后,張驍傳回來消息,戴楠答應了。
賴光圳趕忙馬不停蹄地去準備考場。
分層考核的材料、設備,連臨醫都能湊齊,對于協和來說更是輕而易舉了。
因而下午六點鐘不到,研究所的神經解剖室就被騰了出來,臨時被賴光圳改造成了考核室。
沒等多久,戴楠和張驍就來了。
邱偉等研究所科研人員雖然不參與考核,但也過來湊熱鬧了。
“戴教授、張主任,讓我放點水,還是按照許醫生的標準來?”
此時,賴光圳的笑容格外燦爛。
他等的就是這一刻。
在臨醫輸給了范鑫。
但回來協和,打戴教授、張驍這兩位沒有接受過許秋魔鬼訓練的人,豈不是降維打擊?
比戴教授的分還高……這場景,光是想想就刺激!
“你居然能當考官了?”
不過此時,戴楠卻是先問了一句。
賴光圳沒有托大,而是道:“我搞清楚了評分標準,但也只是了解個大概,常規打分問題不大。不過,想像許醫生一樣根據分數幫忙查漏補缺,我就做不到了。”
“一想就是這樣。”
戴楠用帶著深意的眸子盯了賴光圳一眼。
后者感覺自己的小心思都被看光了。
不過戴楠并沒有深究,她隨即點了點頭,道:“那就開始考核吧……挑重點,只考最后的實操。”
考核全程,就算只有一個人,差不多也要一個下午。
前兩輪還好,節奏很快。
但最后的頸七互換術實操,手術方案加上正式手術開刀,足足給了五個小時。
戴楠顯然沒有這么多時間浪費。
隨便試試,對自己的分數有個數就行了。
“已經準備好了……戴教授的方案肯定不成問題,直接開刀就行。”
為了省事,賴光圳直接把許秋提供的考題挪了過來。
戴楠掃了幾眼,沒有過多猶豫,直接就拿刀了。
和許秋相比,戴楠的手術顯然要生疏不少。
但基礎功底卻遠勝賴光圳等人。
而且,由于“頸七互換術”本就是戴楠研究了多年的成果,她對術式的理解非常到位,做下來反而比進修班的教授還要流暢。
一開始,賴光圳還抱著看熱鬧的心思。
心想自己總算也有機會當戴教授的老師了。
但慢慢的,他臉上開始冒汗了。
不是……
這畫風怎么不對?
戴教授不應該和莫雷蒂教授一樣,手忙腳亂、張皇失措,最后切開暴露縫合都做得一塌糊涂嗎?
但眼下這熟練度,除開遠遜色于許秋之外,竟然和接受了許秋特訓的自己差不多了?
原計劃三個小時的手術,最終只花了一個半小時就結束了。
這速度,雖然比許秋慢得多,但在目前能做頸七互換術的醫生之中,都算得上是極快了。
戴楠收刀后,目光掃向賴光圳,道:“賴主任,分數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