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話說回來,許秋既然是你的榜樣,你怎么不索性來臨醫參加頸七互換術的進修?”張副院這時候突然又想起了什么。
臨醫這邊,雖然只對外開放了二十個進修名額,但其實還是有一些內幕人員的。
譬如臨海國際醫院。
作為臨醫發跡之前的兄弟醫院,臨海國際在各方面都幫助臨醫很多,甚至臨醫的第一臺ecmo都是那邊搞來的……
如今自個都開路虎了,怎么也得把兄弟的小單車變成馬自達吧?
因而,臨醫實際上給了臨海國際三個名額。
原以為這里面會有一個關系戶方漢鼎,結果沒想到,臨海國際竟然真的選了三個種子選手過來。
聽到這話,方漢鼎連忙痛苦地搖頭:“光是翻開《技術要點》,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我就頭疼!
“所以我最后給拒了。
“頸七互換術完全不適合我,我就是轉行去衛健委,也不想學這個!”
聽到這任性的話語,眾人不禁失笑。
這就是“我的院士父親”帶給你的底氣嗎?
換成其余人,能有一個學習頸七互換術的機會,恐怕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泡在手術室。
……
四十分鐘后,手術室內。
許秋手術進行到關鍵步驟時,方具瞻也趁著這個節點輕手輕腳進來了。
手術室內沒有人被驚動。
所有人的注意力,都放在許秋身上。
或者更準確點,放在許秋的雙手之上。
這次在做的,是一臺骨科手術,也是許秋早就擅長的半椎板切除減壓術。
對于外人來說需要極端謹慎的開刀,在許秋這里卻是相當輕松。
這也讓許秋有余力邊手術邊解說。
“醫療領域,高精尖雖然重要,但能真正促進全民健康的,其實是平淡的門診,與常規疾病的開刀。
“醫學界內有不少人,癡迷于頂尖術式。或者是為了混經費、騙項目,夸大手術效果,乃至于擴大適應范圍,強行將本不該開刀的病人送到了臺上……這完全是與醫學的終極目標背道而馳。
“就比如這一臺手術。
“說白了,就是做個減壓術就可以。
“但,如果我想要擴大手術范圍的話,也很簡單,把幾個指標往高里評估,那就能上腰椎融合術了。
“這就能讓幾千塊的手術費用,瞬間漲到幾萬塊。
“而有些手術,比如多節段的脊柱畸形矯正,十幾個節段,手術費用動輒二三十萬……
“若是不得不做,那無可非議。然而,有些醫生花了巨大的代價學成了這些尖端技術,卻發現臨床上并不總能碰到這樣的病人,這時候怎么辦……擴大手術指征!
“原本手術的指標是,主彎cobb角大于五十度且每年進展速度大于等于十度,或骨盆傾斜導致坐位失衡的患者……但現在,稍微調低標準,四十度、年進展五度,就能立馬多出一大批‘亟需手術患者’!”
學成屠龍術,卻已無龍可屠,怎么辦?
那就重新定義什么是“龍”!
……
手術室內,眾人聽得入神,連連點頭,臉色也是越發的嚴肅。
而不少年輕醫生,則滿臉的愕然。
他們無法想象——都是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宣誓下踏上這條道路的,怎么可能會有如此陰暗的行為。
不都說醫生是白衣天使?
而這種想法,對于在臨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來說,就有些可笑了。
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,其實是常微罹。
當然,所有人都很清楚,這番話其實并不特指常微罹。
實際上此類行為屢見不鮮。
空降的主任教授,臨床能力不如主治醫生。
噱頭震天響的科研大拿,上了臺拿手術刀都會發抖,一個包皮環切他靈機一動能給做成性別重置手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