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走了走了!”
唐安一跳,從椅子上蹦了起來,就催促著霍仲言離開。
霍院長失笑道:“你這師妹倒是當得合格,怕打擾你許秋師兄,連我這個院長都嫌棄了。”
嘴上雖然開著玩笑,但霍仲言知道輕重緩急,向許秋叮囑一句“身體要緊”,隨后便離開了辦公室。
“師兄,有事記得呼叫臨時小秘書!!”
門將要關閉時,唐安的腦袋從縫隙里探了進來。
許秋點點頭。
見狀,唐安才有些戀戀不舍地輕輕合上房門。
而辦公室也總算安靜下來。
許秋重新把目光放在腫瘤靶向療法的完整資料上。
嘩啦。
他先取出了最上面的一份文件。
“阿爾法射線腫瘤靶向療法研究背景:“腦干膠質瘤,尤其是dipg(擴散型內因性腦橋神經膠質瘤),由于血腦屏障阻隔、又深處手術禁區、傳統放化療生的存期不足12個月……
“而經過研究,阿爾法射線具有極大的生物學優勢,或許能開辟出一條傳統放化療之外的嶄新治療道路……
“最終,方具瞻與哈佛醫學院把目光放在了錒-225身上,其具備無可比擬的優點,包括高線性能量傳遞、短射程精準殺傷腫瘤、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等等……”
許秋一一看下來。
真實的科研項目全案,實際上比這要復雜與繁瑣得多。
而且基本上充斥著大量為了爭取更多經費,而故意放出的煙霧彈。
說白了,就是乍一看很高大上,實則無意義的“應用前景”。
本質上就是王婆賣瓜。
但,方具瞻給自己的項目全案,顯然是經過精心處理的,基本上剔除了所有沒價值的內容,留下的都是精華。
都快趕上許秋那干如骨架的論文了。
不過,許秋喜歡的也正是這種風格。
這種新知識新理論新想法灌入大腦的感覺,跟系統送外掛差不太多……當然只能進,能不能記住、能否應用,那就是兩說了。
“技術原理,就是技術使用錒-225標記抗egfrviii單克隆抗體,通過靜脈注射后,抗體攜帶放射性核素穿透血腦屏障,靶向結合腫瘤細胞。此時錒-225釋放阿爾法粒子,通過高能電離輻射破壞腫瘤dna雙鏈……”
許秋繼續往下看。
他本身并非這個方向的專家。
科研能力也就是中規中矩。
說實話,要不是這段時間系統給了各種亂七八糟的能力,這一切給許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綜合提升,他現在連看懂方具瞻的科研項目全案都有點兒費勁……
不過,隨著越發地深入,當涉及到真正的項目內容時,許秋就開始頭大了。
“我唯一接觸過的大項目,應該就是神經外科的頸七互換術了……
“當時能快速理解頸七互換術,是因為這個課題的核心其實就是手術,而手術正是我擅長的領域。
“算是取了巧。
“而現在,腫瘤靶向療法卻與手術沒有太大關系,而是生物大分子、免疫方向……”
許秋思忖著。
他前二十年天賦不顯,雖然晨兢夕厲地堅持了下來,但科研一道除開臨深履薄般地苦熬,更講究天才的靈機一動。
一個超前的想法,可能就頂十幾年的苦功。
只是,許秋不是這種天才。
以至于到如今他也只不過發布了幾篇上不得臺面的論文、摸了幾把高端科研設備,僅此而已。
他唯一從這些年的科研工作中學到的,只有一樣東西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