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性!
或者更準確地說:能坐冷板凳的一顆耐心。
以及哪怕失敗一年又一年,也能守住心態的定力!
若要說許秋多擅長科研,那肯定不可能。
但……他的科研態度,卻在這經年累月的摧殘中,磨礪得極為純粹。
簡單來說。
如果同齡人已經被打造成各種兵器。
而許秋,是經過了無數次捶打與淬煉仍然沒有損壞的粗坯。
純凈到了極點的坯子。
……
繼續往下看。
到了更專業的研究細節處,許秋已經是完全看不懂了。
畢竟這是一位院士和全球頂尖醫學院的在研項目。
要是給份文件就能掌握,那含金量未免太低了一點。
“再繼續看下去,就是硬著頭皮磨了,事倍功半。”
許秋暫時合上了資料。
接下來,就得依靠系統了。
而他敢主動攬下這個任務,也是因為系統的“自適應獎勵”!
只要自己有需求。
那么系統就會自動給出現在自己最緊缺的能力。
不只是手術。
理論上,科研能力也應該是其中一部分。
“差不多能抽十三次獎勵。”
許秋看了看自己剩下的手術點數。
十三次,怎么也該夠用了。
念頭翻涌間,許秋眼前也隨著心意出現了大轉盤。
開啟抽獎。
指針停下。
隨后就有系統提示音傳來:“恭喜!獲得「大師級椎間盤射頻消融術」!”
“……”
“恭喜!獲得「兩千例肌電診斷經驗」!”
“……”
“恭喜!獲得「二十年免疫療法研發經驗」!”
“……”
“恭喜!獲得「大師級腫瘤分子生物學直覺」!”
“……”
這一次,許秋足足花了十次抽獎機會,才終于拿到了兩個與當下有關的能力。
而除此之外,還有「大師級椎間盤射頻消融術」和「兩千例肌電診斷經驗」。
“這應該是和頸七互換術、脊柱骨折治療有關?”
此二者,都是骨科領域的。
前者和腰椎間盤突出癥、脊柱骨折等休戚相關。
應當是系統針對自己打算進入常微罹的研究領域,最終給出的“自適應獎勵”。
雖然也很有用,不過這會兒許秋更在意的是后面兩項!
「二十年免疫療法研發經驗」。
隨著相關經驗的灌輸,許秋只覺得自己前二十年什么都沒干,睜眼免疫結構設計、閉眼溶瘤病毒優化……
眨眼間,與免疫療法相關的研發能力都內化成了許秋的肌肉記憶。
而「大師級腫瘤分子生物學直覺」,從某種方面來說更加離譜。
這讓許秋擁有了極為恐怖的腫瘤分子分析直覺。
在涉及到癌細胞系的研究時,其余人可能需要數年的工夫,才能一個個排查找出關鍵突變基因和信號通路異常,但在許秋這里,可能就是看到某個地方不順眼,然后就成了……
說得更簡單一點。
這等于是讓許秋擁有了更多“靈光一現”的機會!
而隨著兩項能力徹底被許秋吸收,此時,他在科研領域的實際戰斗力,起碼從科研菜鳥變成了科研大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