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少龍又升起了組建文工團的想法,不如直接成立樂府,將音樂、曲藝的藝術發展起來,當成一門專業來推廣。
項少龍道:“現在兵荒馬亂,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再起戰事,不如鳳菲小姐就就在咸陽休整,可以把自己對歌舞的理解和經驗編輯成書,讓有興趣的人鉆研。”
鳳菲大喜,這是著書立說之事,地位立馬就不同了,對項少龍是連連敬酒。
昌平君一臉曖昧的笑容,道:“丞相大人對鳳菲小姐可真夠意思,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丞相大人的關懷。鳳菲小姐,可不要辜負了大人的情誼呀!”
項少龍連忙否認,道:“鳳菲小姐可不要多心,我有一個印刷廠,專門出版各類書籍,以利于傳播。習慣使然而已,鳳菲小姐放心,在我大秦,絕沒有欺男霸女之事。”
昌平君笑道:“丞相大人真是不解風情,說不定鳳菲小姐就喜歡大人霸道呢。”
項少龍道:“夠了,不要開這種玩笑了,我是尊重鳳菲小姐藝術造詣,既然大家都喜歡這門藝術,就要發揚光大,造福更多的人。”
自己家的女人已經夠多了,前不久剛收了趙倩和妮夫人,這要是再把鳳菲收了,不利于將軍府的長治久安。
鳳菲對項少龍表達了敬佩之意。
項少龍真的去找秦王,建議成立樂府,收集天下的詩歌,傳頌后世。
秦王政笑道:“丞相大人是想讓鳳菲小姐做這個樂官嗎?好啊,就由丞相大人全權負責好了。”
項少龍很無語,怎么都這么想他,無奈地道:“大王,我真沒有這個意思。我是想我大秦以武立國,以善戰聞名天下,這天下一統也只是早晚的事。可文化方面確實各國中最弱的,我想文藝作品更容易流傳。我們整理和創作一些能反應我們這個時代生活的文學作品,也好讓千百年后的人能了解我們,也好知道大王的文治武功俱是曠古爍今。”
秦王政笑道:“丞相看來被琴太傅和紀才女影響的不輕,我大秦的上將軍居然總想替文化操心。我大秦的功績自然要載入史冊,流傳后世。”
項少龍道:“史官記載,可能只有‘滅韓’、‘滅趙’等幾個字。可是我大秦又有多少將士拋頭顱、灑熱血,多少男兒魂斷疆場,豈是寥寥數字就能囊括我大秦的赫赫戰功,這里邊發生過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。就像我寫的《封神演義》,它不能替代史書,但里邊的故事感人肺腑,卻比史書更容易流傳。而且我大秦以法治國,那些儒生治國無方,國家被我們滅了,在我們這兒又不被重用,只怕他們編史時,對我們不會有什么好話。讓他們干些實事,他們不行,可給我們搗亂,應該是得心應手。文人殺人不用刀,他們的筆比刀更歹毒。”
秦王政臉色一寒,道:“誰敢隨意評論我大秦,寡人就燒了他的書,活埋了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