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大先生自己出身寒微,和劉正風這個當地大豪格格不入,反而把他逼走,如今更是形同陌路。…
劉正風抱華山派大腿,讓莫大先生這個衡山派掌門顏面掃地。
莫大這個人雖然孤僻,卻把衡山派看得極重,所以他才能不顧尷尬,追岳不群追到京城。
他看不慣劉正風的豪闊,絕足不登劉正風的門。
但此時事關衡山派的大事,也顧不得與劉正風的罅隙,悄悄地對劉正風道:「師弟,我知道你記恨我們沒有出手幫你對抗左盟主,但此時事關衡山派的未來,師弟一定要出手相助。」
劉正風皺著眉頭,問道:「什么事?」
師兄說的輕巧,「沒幫你對抗左盟主」,那可是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,豈是這么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揭過的。劉正風嘴上不
說,心里卻從沒有放下,他對衡山派的恨不亞于嵩山派。
莫大道:「衡山派失傳了一些劍法,不知什么原因,岳掌門得到了,為兄想讓你幫忙把劍法討回來。」
劉正風這才明白以師兄的性格怎么會出現在這里,他瞅著都尷尬。
劉正風道:「如果衡山派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,我看在師父的面上,一定會幫一把,這種事就算了。無論岳先生有什么,想拿出來自然會拿出來,不想拿出來,旁人也不便強求。」
劉正風一直稱呼岳不群為「先生」,不稱呼「掌門」,就是告訴別人自己再不是江湖人了。而且對師兄他話也說的清楚,他只給師父面子,現在衡山派的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沒有面子可言。
莫大本就不善言辭,這時更是被劉正風懟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,看到岳不群這么結交官府,他在反思是不是自己以前的路走錯了。
本來衡山派有劉正風這個自己掏錢捐官的近水樓臺,卻被自己生生逼成陌生人。
該讓三岳的人看到的,他們已經都看到了,岳不群也就不再讓他們跟著自己了。出了京城就和他們告別,就連還算順路的恒山派,也變得不順路了。
岳不群不提,他們可以厚著臉皮跟著,現在岳不群已經下了逐客令,臉皮最后的三「玉」也不可以繼續跟著了,都悻悻地離開。
牟大人的動作非常快,帶著劉正風和岳不群一起離京,趕往陜西。
一路之上,談及邊境吃緊,岳不群隨口幾句,就鎮住了牟大人。
岳不群對陜西很熟,對騎兵也很熟,這次蒙古寇邊,在岳不群看來不過是小打小鬧。
知道許泰的文策依然勝過牟振時,牟大人就明了岳不群應該懂些軍事,但覺得最多落個紙上談兵。
行軍打仗可不是讀幾本兵書就行的,沒真正帶過兵,很難真正打勝仗。
牟大人就是帶兵之人,聽了岳不群幾句話他就知道不是無的放矢。他本來就被岳不群弄得有些盲目,現在都有些崇拜了。
牟大人立刻虛心起來,岳不群還真就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,不只獻策對抗騎兵,整備軍事,還提出很多開發建設、保境安民的意見,就連馬政的廢弛、私茶的交易等,也都給出了真知灼見。
兒子還什么都沒學到,牟大人卻覺得自己已經受教了。
一九八零年代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