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發反了,分卷選擇錯誤,六百九十九章發后面去了,抱歉,我自己改不了,這就聯系編輯。)
七人運轉如一人,首尾呼應,祝玉妍壓力立刻就不同了。
這不是簡單的人數疊加,也不是多了幾手幾腳,多了幾把劍,而是每一劍或救人,或殺敵,配合得天衣無縫,讓自己周身要害都籠罩在利劍之下。
祝玉妍身為當世絕頂高手,功力、閱歷皆傲視群雄,幾個年輕的劍手縱然武功出奇,終究還是差距太大,以天罡北斗陣之奇妙,也不過百招,即被壓在下風。
楊廣看出來了,卻無動于衷,就只是這么看著。
第一個出手的劍手一聲長嘯,七人立刻變陣,又布成了真武七截陣。
這次變陣又大不相同,七人的功力在祝玉妍眼里還是那么不堪一擊,可她所承受的壓力卻截然不同。
這套張三豐創出的陣法可以說是一個bug,按照書中設計,增加一人威力翻一倍,七人合力相當于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,就如同龍象波若功練至十三層需要千年一樣。
如果武當七俠同在,那《倚天》的戰斗力就沒法往下寫了,都不用提最后宋遠橋和俞蓮舟已經是當時最頂尖的戰力,與少林空字輩相比只強不弱。所以武當七俠一直殘缺,先是俞岱巖,再就是張翠山,最后是莫聲谷。
此時祝玉妍面對的就是四面八方、無處不在的危險,而且這七人出劍之快,世所罕見。
祝玉妍突然發出一聲凄厲的嘯聲,讓這七名太監劍手的劍不由得一頓。
祝玉妍騰空而起,揮舞長袖,仿佛空間扭曲。
七名劍手的劍是快,而祝玉妍的天魔場是幻,讓人捉摸不定哪處是實哪處是虛。
祝玉妍借此沖出包圍,卻沒有接著攻擊。
楊廣輕敲了兩下帥案,七名劍手瞬間撤到楊廣身后。
楊廣微笑點頭:“天魔大法名不虛傳,而以音波功破陣確實是最佳選擇,陰后不愧是當世高人。”
祝玉妍也用驚疑不定的眼神看楊廣,自己的嘯聲宛若實質,年輕的晉王竟然無動于衷,像沒聽到一樣,聾子都不該這么從容。
可是自己完全看不出楊廣的深淺,再看他身后的七名劍手,功力是淺,但那是跟自己比,而且他們還那么年輕,像晉王一樣年輕,卻給自己制造這么大的麻煩。
而且這里打了好一會兒了,尤其自己還發出一聲極具穿透力的嘯聲,可是沒有一個侍衛來帥廳一探究竟,任由這里邊打生打死。
這能是護衛的疏漏嗎?是太有底氣了吧,只是這底氣到底是什么?一定不是這七名劍手。
祝玉妍在楊廣面前第一次沒了底氣。
楊廣看出祝玉妍臉色陰晴不定,笑道:“陰后一代宗主,不敢讓你空手而歸。”
遂對身后之人道:“去找高長史,把張麗華帶過來。”
身后的太監躬身領命,當他手中無劍的時候身體微微前屈,一副伺候人的樣子,沒有一點鋒芒。
太監出門沒一會兒,楊廣突然想起,歷史上好像高颎是頂著自己的壓力殺了張麗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