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王殿下真是越來越離譜了,簡直是癡人說夢,語無倫次。看著挺正常的一個人,雖然狂妄了點兒,怎么說出這么腳不沾地的話?
魚贊根本不明白楊廣說的是什么,想問又不知從何問起。
楊廣看出魚贊的凌亂,自己已經挑他能聽懂的話說了,要是在說起“君主立憲”、“民主”啥的,魚贊直接就得瘋。
楊廣有此想法只是因為他真的不在乎皇位,一時逞快于自己而言沒有意義。而自己就算能做好,只要制度還是一言堂,未來子孫就必會有好下場。他從不相信人,他寧愿相信制度。可能剛開始制度也會出現各種不完美,但有就比沒有強,剩下的靠時間就可以了。
魚贊怔怔問道:“那殿下收留陰葵派的人,是故意和太子交惡?”
楊廣沉默一下,搖頭道:“太子過分依賴佛門不是好事,而無論是佛門,還是魔門,勢力都太大了。”
魚贊細品了一下楊廣的話,有些明白他為什么把陰葵派的人留下,刻意破壞和太子的和諧關系了。
他讓陰葵派大搖大擺的出現,就是想讓魔門和佛門的爭斗公開化,把暗斗轉為明爭,最好是赤裸裸的血拼,最好是祝玉妍把梵清惠殺了,把雙方勢力拼沒了才好。
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。
而從販賣鴉片的角度來看,魔門還處于原始階段,而佛門已經登堂入室。
宗教不可以在政權之上,政教必須分離,無論是佛門還是魔門,而太子很明顯沒法擺脫佛門的控制。
祝玉妍看似投靠自己,但她心中只有陰葵派,陰葵派的利益永遠在自己之上,甚至在國家、民族之上,佛門同樣如此。
只是魔門看不起佛門的虛偽,卻不知正是這種虛偽才是他們遠勝魔門之處。佛門完美的包裝和銷售,讓自己居廟堂之高;而魔門的追求的真性情、不虛偽,卻只能讓自己處江湖之遠。
所以楊廣確實看不起魔門,他們松散的構架,缺乏完備的理論體系,思想也混亂不堪,自相殘殺,沒有系統的整理,妄想通過楊廣一人,就戰勝佛門數百年的累積,根本就不現實。他們唯一有用的只有武功,想對抗佛門,也只能用武力,殺的兩敗俱傷,甚至玉石俱焚。
如果祝玉妍只想利用楊廣,自己卻不肯做出犧牲,楊廣不會再見她。
如果楊廣不在皇家,一切與他無關,但既然已經身處其中,總不能無動于衷。
如果祝玉妍識相,這個時候就應該放下與石之軒的仇恨,同仇敵愾。以他們兩個的號召力,有機會整頓整個魔門,與佛門一較長短。
大興城是全國政治中心,此時卻暗流涌動。
佛門的重要人物聚集,圍繞著太子,高調傳法,影響力已經波及整個國家的從上到下所有層面,把佛門推到又一個興盛的巔峰。
而還在底層苦苦掙扎的魔門,在祝玉妍的串聯下,也都偷偷涌入大興城,要在佛門的眼皮子底下搞串聯。
楊廣本意是不想打聽她們要怎么搞,也沒想給予她們任何幫助,他只要結果,算是祝玉妍的投名狀。奈何身邊有個天然的探子美仙,把祝玉妍所有的動作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楊廣,楊廣卻沒有任何表示。
每日奉皇命跟著聽政,一言不發,只聽太子侃侃而談,他卻游離圈外,完全就是個旁觀者。又一次朝會,楊廣例行公事,散會就想走,卻被留下,同時被留下的還有太子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