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廣道:“太子之位本來也不用爭,本王并不需要做什么。父皇和母后對皇兄已經有些不滿,本王這個時候為了打擊皇兄做的任何事都是畫蛇添足,只會惹自己一身騷。只要本王能安撫住江南,就已經功莫大焉,何必再耍那些不入流的手段?”
宋缺本能的認為楊廣是真心話。
此時的京城正是風起云涌,各方勢力密切關注的地方。隨著四大圣僧的身死,佛魔之爭已經達到白熱化。
楊廣道:“京城現在是個大漩渦,皇兄一直懷疑本王勾結魔門想害他,這種事又怎么說的清楚,所以還是離得遠點兒吧。”
晉王勾結魔門要害太子可不是太子自己這么想,而是所有的政治勢力都這么想,只有楊廣覺得事不關己。
對于楊廣要離京,宋缺是完全不能理解的,只是也明白楊廣沒必要在這件事上誆騙自己。
宋缺問道:“難道不是這樣嗎?”
楊廣笑道:“魔門想巴結本王,本王還看不上呢。他們自己都內斗個沒完,祝玉妍想利用本王讓她一統魔門,對抗佛門,未免把自己看的太重了。”
宋缺道:“殿下就不怕自己遠離京城,最后被別的王爺捷足先登?”
楊堅可不是只有楊勇和楊廣兩個兒子。
三子秦王楊俊,作為山陽道行軍元帥參加了滅南陳的大戰,督管長江上游戰區,成為揚州總管。后與楊廣交換場地,總管并州,都督二十四州諸軍事。
四子蜀王楊秀為益州總管,統管巴蜀境內二十四州的軍政大事。次年,隋朝在益州設中央駐西南道特遣政府(西南道行臺),命楊秀擔任尚書令,總管其軍政要事。原來所封官位,依然如故。開皇十二年,楊堅任命楊秀為內史今,同時兼任右領軍大將軍。
楊堅最小的五子漢王楊諒都已經成年,領雍州牧,加授上柱國、轉任左衛大將軍。
五子同母,被楊堅傳為美談,可也正是這五子同母,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當皇帝。
佛魔之間看似江湖爭斗,其實此時已經被所有人關注,楊廣此時離開,實屬不智。
楊廣道:“佛門過度吹噓自己在問鼎天下上的作用,也因為父皇確實與佛門有過淵源,才讓人真的以為佛門可以決定未來誰當皇帝。其實誰當太子是由父皇決定的,也只能由父皇決定,旁人只能跟著看熱鬧罷了。誰真的敢一頭扎進這奪嫡的漩渦,就算成功了,也難有好下場。”
宋缺腦中就是一轉個:“難道自己以前都想錯了?”
宋缺道:“所以殿下要離開這里,是打算坐收漁人之利?”
楊廣道:“沒那么復雜,只是覺得在這里做什么都沒有用,純屬浪費時間罷了。”
楊廣根本就沒想過要打擊太子的勢力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