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孤皇后喜歡楊廣,也不可能僅僅因為他節儉。
獨孤皇后在楊堅建隋的過程中是個賢內助,楊廣抵御突厥、平定南陳、安撫江南,這些政治才能她都看得懂。
楊廣就藩在外卻總是不忘向父母表達思念之情,這才是獨孤皇后最看重的。至于節儉,這都是獨孤皇后偏愛楊廣之后,錦上添花的小砝碼,一種方便夸耀的小品質。
楊廣也在納悶,太子大張旗鼓地宣傳這種事手段太低級了,他身邊就沒有能人嗎?
梵清惠就沒有別的辦法嗎?
楊廣不禁在想,如果是自己給太子建議,應該建議他怎么做?
獨孤峰道:“重不重要最起碼太子在改變,這就是個開始,你不在父母身邊,怎么就知道時間長了,太子不能扭轉。”
楊廣道:“別的還不好說,可奢侈、節儉是一種習慣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,節儉根本無法長期偽裝,除非是真貧窮。皇兄不從別的方面下手,卻從節儉上下手,只怕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。”
獨孤峰沒有楊廣這么從容,搖頭道:“你現在這樣閉門謝客,把曾經友好的關系都拒之門外,沒有人會說你高風亮節、潔身自好,絕不會有人說你好。這個時候中立是最要不得的立場,所有人都必須站隊,你不開門,就是把心向你的人逼到太子的一邊,也辜負了姑母的苦心。你小心點兒沒錯,有些事本來也不用你親自出面,朝中的權貴你想拉攏誰,我幫你辦。”
話到這個份兒上,可算仁至義盡,楊廣要是再拒絕,就太傷獨孤閥的心了。
此時的獨孤閥絕對是個龐然大物,能與宋閥一較長短,凌駕于其他門閥之上,因為皇后就姓獨孤。
而宇文閥縱然有宇文述這等大將軍,又有宇文傷這等絕頂高手,但與皇家的親疏程度無疑要差一層。
至于李閥,現在只能勉強稱為門閥。李閥雖然也出自關隴軍事貴族,也有家族傳承,但現今的閥主李淵七歲喪父,世襲唐國公,因為母親是皇后的姐姐,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,但太年輕,資歷實在太淺。李淵就是再有大志,再結交天下豪杰,也需要時間沉淀。
楊廣沉吟片刻,道:“宇文大將軍與我素來交好,宇文閥是最容易爭取的。越國公楊素與我也有交情,近年來很得父皇信任,隱隱有超過高熲成為當朝第一人的架勢。他的弟弟楊約也和宇文述大將軍很要好,應該不難爭取。而高熲,他和太子有親戚關系,就算了吧。至于其他人,表兄可以看著辦。”
獨孤峰很欣慰,他不怕事難辦,就怕正主不上心。楊廣能說出這些話,就說明他有想法,這比什么都重要。
果然,沒過多久,楊堅派楊素調查太子家的庶人村是怎么回事,太子被楊素擺了一道,他不只沒能扭轉自己的局面,反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。
楊堅雖沒有廢了太子,但太子無疑已經被打入冷宮。楊廣什么都沒做,但天平已經向楊廣嚴重傾斜了,只是等待一個契機,楊勇這個太子就會成為過去時了。
開皇十八年二月,高麗王元帥靺鞨之眾萬余,寇遼西,營州總管韋沖擊走之。上聞而大怒。
高句麗一直臣服于周,進而臣服于隋,可同時他還臣服于陳。自打隋滅南陳,高句麗就怕下一個被滅的是自己,把防備隋當作頭等大事。
而隋安撫高句麗的同時,又接納背叛高句麗的契丹、靺鞨部分部落。
高句麗此次寇邊主觀上是試圖讓契丹、靺鞨等少數民族繼續依附于自己,同時,防止高句麗境內其他的少數民族繼續產生離心離德的傾向,但客觀上是直接挑釁大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