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堅這才發現楊廣對門閥的猜忌心是如此之重,之前利用魔門削弱三大門閥只是冰山一角,此時才窺全貌,就是有罪沒罪都要消滅。
楊堅心中突然一動:“這次叛亂該不會就是這個兒子策劃的吧?目的就是完成上次楊素平叛沒有完成的任務,徹底消滅江南的世家豪族。”
楊廣可沒想到父皇的想象力竟然豐富至此,知道了一定大呼冤枉。他哪有心情管這種事,除了武功,其他的事他向來是見招拆招,很少主動去干什么,更不會主動挑事兒。
楊堅問:“如果朕同意了,需要朝廷怎么配合?”
楊廣道:“不需要朝廷做什么,只要父皇對這件事在任何人面前都守口如瓶即可。”
任何人?
有資格知道這件事的就那么幾個人,楊廣很明顯指的就是太子。
楊堅心中又是一動:“該不會是這里邊有什么陷阱等著太子吧?”
如果真是這樣,不妨也看看太子怎么應對。
楊廣離開時,還不知道楊堅已經想讓太子也入局了。
楊廣靜悄悄地回到了揚州,表面上還是蕭瑀主事,但他給蕭瑀的第一個命令,就是讓他從現在開始要吃喝玩樂,把自己紈绔子弟、不務正業的形象傳播出去。
造反不是小事,真想做到沒有半點征兆很難,根本不可能。年輕的蕭瑀只要勤奮、仔細,也難以不露蛛絲馬跡。讓他知道了裝不知道,怕他演技不夠。
楊廣做事謹慎,任何事都必須有合理的解釋。想促成這次叛亂,蕭瑀無能就是一個最合理的解釋。
楊廣坐鎮揚州,靜等事態變化。奇怪的是,他剛回來時,下面還在暗流涌動,可是沒多久,幕后之人就銷聲匿跡,不再露面了,想找都找不到。
知道楊廣回揚州的人本就不多,而且這種事又豈是能因為楊廣一人就停止的。本來很順利突然中斷,看來是有人知道楊廣回來就是因為這件事。
楊廣心中冷笑,已經得到了父皇的許可,這件事可就沒那么容易結束了。你以為是你在策劃叛亂,卻不知連叛軍都掌握在我的手里。
即便叛亂發生不了,發生暴亂也行,只要有目標,就算是傷敵八百,自損一千也在所不惜。
這才是楊廣可以精準控制事態的底氣。
楊廣正在積極密謀江南要有動靜之時,他的桌面上擺著三封信。
第一封是說宋缺突然秘密離開嶺南,前往京城。
第二封信是楊堅召他火速回京。
第三封信卻是獨孤峰的秘信,信中說疑似獨孤皇后出了問題,已經很久沒有露面。
如果前兩封信楊廣可以不以為然,那么第三封信問題就大了。
自己離開京城還不到一年,離開時獨孤皇后還好好的,而且根據歷史,獨孤皇后即便是死也要再等好幾年。
那獨孤峰的這封信帶給楊廣的沖擊絕對是史無前例的。
楊廣不敢耽擱片刻,草草囑咐蕭妃一聲,就孤身一人上路。
楊廣心急火燎,全力施展輕功,即便是八百里加急快馬也遠遠不如,不到一日,就抵達大興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