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颎問道:“梵齋主呢?”
楊廣道:“已經被本王拿下,廢去武功。長孫將軍接管仁壽宮,天亮之前會帶著她返回京城,到時候本王再拿她祭奠父皇。”
高颎從這句話里聽出了長孫晟已經徹底投向楊廣。
長孫晟可不是一般人,在朝中影響不小,這說明雖然不見楊廣有動作,但絕不是沒有,他在朝中有朋友,只是結交的是誰自己說不準。
而慈航靜齋的齋主能被捉拿,也說明晉王身邊武功高強之輩不會少。拿下梵清惠不是斗得過她自己就行,一定要踩著佛門高手的尸體才行。
是陰葵派出手了嗎?
楊廣不會細說楊堅的死因,只是道:“本王就信了高大人,天明之后上朝,本王要看到高大人的誠意。”
楊廣轉身離去。
非是楊廣輕信于人,高颎說的在理。而且自打進了高家,看高家的狀況、看高家的防御,不像是事先有準備,完全就是手忙腳亂,不明所以。
再者,高颎依舊擔著當朝第一人的名頭,楊廣其實很看重,遠比太子更看重。
太子這個時候都不敢露面,他就已經處于弱者的位置了。如果天明之前找不到他,楊廣就會正常上朝。
太子要是在上朝時出現,在正常世界免不了一番爭斗,但在武俠世界,他屬于自投羅網。
楊廣其實是怕太子跑了,跑到別的地方再扯旗反對自己。楊廣當然不是怕太子,但他怕麻煩。
所以此時給高颎一個面子,只希望他能把握這次機會。
這一夜確實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,但其實只是發生在暗處,而且時間也很短,短到沒人來得及反應,京城的絕大部分人依舊如以往一樣,正常生活、就寢。
楊廣搜查整個京城的佛門產業直到天亮,沒有太子的蹤影。
楊廣戒嚴了整個京城,無論是誰,在這個時候稍有異動,就以造反罪論處。
大興宮、大興殿,是皇帝主要聽政視朝之處,每逢朔(初一)、望(十五)之日,皇帝均臨此殿會見群臣,視朝聽政。另外,皇帝登基,冊封皇后、太子、諸王、公主大典及宴請朝貢使節等也多在此殿舉行。
今天既不是初一,也不是十五,可是滿朝文武都穿著最正式的朝服,滿臉嚴肅的上朝了。
京城的百姓只是稀里糊涂的睡了一覺,可是朝中夠分量的大臣都已經知道了皇帝駕崩,晉王掌控了局面,正在搜捕太子。
今天大隋換主人了。
楊廣沒有走上朝的正常步驟,他比朝臣們更早出現在了大興殿。時間緊迫,他連龍袍都沒有,甚至晉王的朝服都沒來得及穿,就穿著便裝端坐在龍椅上。
朝臣進門就看見坐在龍椅上一身便裝的晉王楊廣。曾經溫文爾雅的俊臉前所未有的犀利,目光咄咄逼人,在每一個上朝的大臣臉上劃過,無一人敢與他對視,無不紛紛躲避他的目光。
思及幾世的經歷,曾經權勢大到沒邊,還真沒有奪嫡的經驗。楊廣此時能做的只能靠強權的高壓,還想以德服人純粹是癡人說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