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總管江南,成果斐然,他確實實施了很多不情不愿的安撫政策,但這其中蕭皇后起了重要作用,很多虛偽的笑臉都是蕭皇后替楊廣做的。再加上還有父皇楊堅的壓制,楊廣并不想為所欲為,但不是他不能。
現在的楊廣已經無人能壓制,做起事來已經不看任何人臉色了。
這件事阻力之大不出楊廣的預料,但被比歷史上更加獨裁、更加專制的手腕強行推進。
數年間,朝廷上充斥著大量這種沒根基、沒背景的官員,而這種官員最大的靠山恰恰是楊廣。
門閥勢力變相被削弱,即便是為楊廣登基立下汗馬功勞的獨孤閥和宇文閥,裴矩的河東裴氏,都沒討到便宜。而在楊廣的高壓政策下,即便是獨孤閥這種直系親屬也是敢怒不敢言。
大業六年,楊素病逝,其子楊玄感襲爵楚國公,弘農楊氏率先衰敗。
楊廣坐在洛陽簡陋的皇宮里,靜靜地翻閱奏折。
洛陽的皇宮遠遠比不上大興宮,更不用說仁壽宮了,只是堪堪比他在揚州的總管府稍微強點兒。
魚贊出現在楊廣身后,輕聲道:“陛下,大興城躍馬橋下的工程已經完工了。”
楊廣放下手中的奏折點了點頭,楊公寶庫已經建完了。
楊素之所以去世,實際可以說是焦慮而死,這也和他是修建洛陽的總負責人有關。
楊素要負責物資采購、人力征調工作,這原本是個肥差。
雖然楊廣下旨:“宮室之制,本以便生,今所營構,務從儉約。”
楊廣想要一切從簡。
但落在楊素耳朵里,只是在心里笑笑,這種鬼話聽聽就算了,他根本就不信。
當初修建仁壽宮,楊堅也要求節儉,最后看到奢華的仁壽宮,楊堅還大發雷霆。
可是結果怎么樣?
自己還不是毫發無損,楊堅安享仁壽宮的奢華。
真想節儉,就不該修建仁壽宮。上位者這種口號性的話,信了才是傻子。你真按照他口號說的辦,回頭只能落個“不會來事兒,不體恤領導”的下場。
這種把苦留給自己,把享樂送給別人的話得反著聽,楊素深諳此道。
楊廣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,只是楊廣做事,向來沒有和人解釋的習慣。
不能說楊素錯,真正不正常的是楊廣。楊素有才能,也可信,不能不用,但也不能讓他任意妄為,楊廣早就布置下了一切。
楊素在真正執行起這項任務時,處處掣肘,無論是用錢還是用人,就感覺楊廣時刻就在自己身邊監視自己,任何風吹草動都能驚動楊廣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